平安侯夫人的娘家徐家,衛老太太自是相熟,她略微想了想,覺得有些印象,便問:“是那個行四的......養在佛堂的?”
徐家四小姐因為身體不好,自幼便被認在一個尼姑手底下,認了幹娘暫時當了寄名弟子,雖不是真正出家,可是後來徐四小姐的娘死了,徐老爺娶了新填房,她過的便跟真正出家了也沒什麼兩樣。
因為家裏的繼母不慈,也因為父親不大看顧,徐四小姐是過的不怎麼好的。
可是難得的是徐四小姐實在是個溫和乖巧的人,日複一日極有恒心的給平安侯夫人等人繡佛經,又會做人,徐家上下都喜歡她,因此她日子過的竟也不差。
隻是後來徐四小姐的祖父和祖母也接連去世,徐四小姐守了親娘的孝又要守祖父祖母的孝,這一守就耽擱了。
到了二十五歲也尚未出嫁。
正因為如此,衛老太太印象深刻。
平安侯夫人拿著帕子擦了擦嘴便笑:“可不是,就是她.....她是個孝順的,守了這麼多年的孝,著實被耽誤了.....我想著,她到底是有佛緣,當年連皇後娘娘也嘉獎過....五老爺房裏又空著,便想結這門親事......”
衛老太太是知道平安侯府的意思的,隻是沒料到平安侯府會從衛陽清身上打開這扇門。
平安侯夫人的娘家徐家當年能跟明家來往,自然不會差,徐四小姐年紀相對衛陽清來說很年輕,卻又不是太小,加上經曆過許多事,會是個知道做人,也適合當家的。
別的人選的話,衛老太太或者還不大願意管衛陽清這件事,畢竟他聽說在九江,臨江王他們都提出過要給衛陽清做媒的話。
可是這人選是徐四小姐的話,卻可以考慮考慮了-----衛陽清性情不定,哪怕經過這麼多事,可衛老太太仍舊很是懸心,怕他會成為壞事的那個人,
畢竟他耳根子軟,又沒什麼主見。
雖然她不說,可是心裏卻的確一直在為他將來妻子的人選擔心,怕他又娶個長寧郡主那樣的回來,把家裏鬧的天翻地覆。
徐四小姐要是嫁進來了.....那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衛老太太這回笑的便有些真心了,她看了衛安一眼,見衛安似乎也恍然大悟,便微笑著舉杯跟平安侯夫人對飲:“說起這件事來,我可真是要多謝你了。我正因為這件事發愁呢......在九江那樣好的機會,可是卻也沒什麼消息,我正不知怎麼辦好-----過陣子阿玠可就得操辦婚事了,家裏沒個操持的主母,到底是什麼事都不方便的......”
平安侯夫人鬆了口氣,這個人選是她千挑萬選之後選出來的,雖然知道衛老太太很大可能是必定滿意的,可是到底還是擔心,現在衛老太太真的滿意,她心裏的石頭便放了下來:“老太太既這麼說,那我可就做這個媒人了?到時候怎麼也得討一杯媒人茶來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