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月色朦朧,一道流星劃過天際,在漆黑的夜裏留下一道淒美的痕跡。

這是一個殺人夜,一柄青釭劍不知沾染多少喉嚨上的鮮血。殺人者由最初的抗拒,膽怯,無數次的心理掙紮轉變成冷血,麻木,到最後人命在他手中猶如屠宰雞鴨那般自如。每次殺完人噴在臉上的鮮血並沒有給他帶來快感,反倒是焦慮,孤獨,空虛占據著墨者田仲的心靈。

殺人無味,為什麼還要殺人?

生存。

墨家規定,一顆人頭可換取一袋米,一斤肉,十兩金(秦時金為銅)

要知道這份酬勞,對於普通老百姓每頓隻能吃小米韭菜而言,那是相當豐厚。

他厭惡殺人,內心疲倦。

生存成了田仲殺人唯一動力!

今夜他要殺的人是東郡郡守王嬰。王嬰四十歲左右,皮膚白淨,身材微胖,留著精短的胡須,逢人愛說愛笑,性格開朗。

他在當地政績不錯,勤政愛民。尤其是最近關於督察酷刑的政策,他並沒有執行,也讓當地百姓免去血光之災。

督察酷刑是什麼?

原來秦始皇去世,原本大秦的天下應該是秦始皇的長子扶蘇繼承。但小兒子胡亥,在李斯和趙高的推動下,陰謀矯詔,謀害扶蘇。胡亥才登基為帝,是為秦二世。二世來位不正,擔心天下臣民不服,百姓造反!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他問計李斯。李斯認為用督察與治罪的方式來鞏固中央集權!什麼意思呢?那就是督令各地官員,要多辦案件,百姓一旦有罪,不管大小一律殺無赦!這樣百姓們臣服下來,不敢造次!另外,二世要求哪個官吏治罪的犯人居多,哪個官吏就能得到升遷。秦朝法律嚴明,犯罪率不高,一個郡就算有一千起案件,頂多能殺一千人。但是殺一千人又如何升官呢?於是官吏們為了升遷,製造冤假錯案。把本來一件普通的盜竊案件,加以誇大,進而判處死刑!這樣一來,各地屍橫遍野,堆積如山!王嬰治下的東郡,並沒有推行這項酷政,治下的百姓安居樂業!

田仲想不明白,這樣一個好官,為什麼巨子要下令殺他呢?事先他去找青龍堂的堂主朱安問個明白,朱安回答說因為王嬰是秦墨。

秦墨是什麼?

所謂秦墨乃是墨家分支流派,墨家,是戰國末年墨翟創立。眾所周知,戰國時期有諸子百家,儒家,道家,法家,縱橫家,陰陽家等等。諸子百家各有各的學說,各有各的思想。

墨家的主張是建立完整的大同社會,“非攻”“兼愛”是所有墨家門徒終身奮鬥的目標。

墨者來自於各行各業,有官吏,有劍客。官吏身在官位必須推廣墨家思想,如果受阻,他們寧可辭去公職。劍客負責暗殺,墨子認為天下之所以紛爭不斷,源自於那些私心膨脹的統治者,是他們爭權奪利,為一己之利發動戰爭導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實為罪魁禍首。因此劍客負責刺殺那些當權者為天下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