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我已經聽說過星雲獎,並且深知這個獎項的偉大。
科幻是基於想象力的文學,而最早給我留下愛深刻印象的是克拉克·亞拉的小說《漫遊群星》,我當時就想,每個人都有想象力,這是一種天賜的能力,而這種能力能夠帶著我們去觸及那些我們永遠無法到達的神奇時空。
而用小說的形式把我們的想象力表達在文字之中,或許又是一種把別人帶到那個神奇時空的方法。人類是渺小的,但是想象力是偉大的,或許有一天,隨著時間推移,曾經的一些異想天開也會成為平淡無奇的現實。
那麼,或許今天我們的任務,就是在這些想象沒有變得平淡之前把它們寫出來。科幻小說不是預測未來,它隻是把未來的各種可能性排列出來,就像一堆想象力的鵝卵石,擺在那裏供人欣賞。這無數個可能的未來,或許會有哪一個最終能夠成為現實,但是科幻小說並不能告訴人們成為現實的是哪一個,這不是它的任務,也超出了它的能力。
《沙丘》是一部暢想未來太空的小說,我想在座的各位,都能跟我達成一個共識:從長遠的時間尺度來看,在這無數可能的未來中,不論海球達到了怎樣的繁榮,那些沒有太空航行的未來都是暗淡的。
我希望有這麼一天,就像那些曾經描寫過衛星、手機、電腦的科幻小說一樣,我們現在描寫的太空最終也會變得平淡無奇,那時的銀河變成了像我們家門口的草坪那樣近的地方,周圍的小行星都是我們不願意去的偏僻鄉下……”
這一次,張重沒有速戰速決,而是說了老長一段感言,沒有感謝,沒有感慨,他像是在寫一篇小學生的暢想作文一樣,徐徐道來。
等到張重說完之後,他朝底下微微鞠了一躬,然後拿著兩個獎杯下去了。
禮堂裏麵掌聲雷動,這些掌聲有的是衷心的,有的是違心,但是不管怎麼樣,他們都知道,此時此刻,他們都應該為張重獻上掌聲。
在林德旁邊落座,奇幻小說大師眼巴巴地看著張重手裏的兩座獎杯,心裏羨慕不已,他成名這麼多年,幾乎年年頒獎典禮都來,而且有很多年他都有作品入圍,但是這麼多年來,他也隻拿了一座獎杯。
那座獎杯被他放在了家裏麵最顯眼的位置,而在獎杯旁邊,他還留了很多空位,因為他期待著自己能夠拿到更多的。
人跟人真是無法比較,張重才出現一年多,就有兩個獎杯收入囊中,而且他還這麼年輕,按照這個趨勢,張重可能會把星雲獎拿到手軟。
“恭喜你,pz,你的獲獎感言非常動人。”雖然很羨慕,但是林德還是由衷地表示個恭賀。
張重笑著說道,“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