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也命也,也許終究是我高府沒有這個福氣,不能留得住她吧。”一個低沉的男子嗓音緩緩響起,字裏行間的悲愴意味幾如實質。一身武將朝服的中年男子捋著美髯,凝視著那著一襲如火嫁衣的絕美女子,眼神中就滿是傷痛:“隻是沒想到,懷瑾連這最後一麵都沒能見著,日後山高路遠,所隔豈止遙遙?怕是今生今世都要留下缺憾了。”
“說什麼天時和命數,不過都是些虛妄之談。”冷哼一聲,太平公主對他的這番說辭卻是充滿了鄙夷之情:“你們男人所求,都是家國天下,江山社稷,滿口皆是慷慨激昂,忠勇仁孝,何曾為我們這些女子考慮過一分一毫?高仙芝若有缺憾,那也是他活該!用一個女子的婚事來消弭一方戰火,你們是不是還覺得特別劃得來?你們的內心,當真就能因此而獲得片刻的安寧麼?”
“公主殿下,您……”沒想到太平公主會這麼失態,高舍雞一時怔住。好在前者恢複起來也很快,差不多剛一奚落完就又擺出了一臉若無其事的笑:“行了,禮畢了,接下來這丫頭就該出宮離京了,我也不忍再看,這就先行回府了。”說完,她也不待高舍雞做出什麼反應,起身就腳步如飛地走開了。
高舍雞歎了口氣,望著太平公主似乎帶了幾分狼狽的身影,隻是無奈地搖了搖頭。盡管太平公主剛剛那一番話尖利如刀,割得他皮肉生疼,字字帶血,但他還是看得出來,這個女人其實是個極其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而且,她若是再不離開,恐怕就要當眾哭出聲來了。他方才就立在她的身側位置,把她的任何一點表情都收在了眼裏,他是看見了她盈了滿眼的淚光的。
而正如太平公主所說,此時通天宮內的拜別儀典已到了尾聲。大臣們正奉李顯之命,在給他們的公主殿下做著一首首情真意切的餞別詩,而李顯本人,則是極其罕見地表現出了對桃夭的喜愛和不舍,一麵唏噓著公主年紀尚小,一麵扯著吐蕃使者尚讚咄的衣袖涕泣連連,不知道的還當他嫁的是親生女兒。至於身為當事人的桃夭,反倒是比所有人都要來得更加冷靜和淡然,她隻是掛著一個清淡的笑容立在那邊,饒有興致地看著所有人在她麵前盡情表演。而她,從頭至尾都是八風不動,活像是帶著一雙能看透世情的眼睛在無聲地嘲諷。
高舍雞冷不防地打了個哆嗦,他還從未見過那樣的桃夭。距離上一次見麵仿佛還是昨天的事情,可記憶中那個鮮明活潑的嬌美少女卻已經不在了。他和李守禮一樣,眼睜睜地看著桃夭所有的希望和幻想被扼殺,不曾心軟,不曾動搖,更不曾伸出過援手。又或者說,他們,才是毀掉那份美好的罪魁禍首。
而今的一切,隻是都回不去的最終證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