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打架了(1 / 2)

杜麗娟趕緊拉著顧念念,聲音壓低,“真的讓壯壯隨便吃?”

顧念念都無語了,什麼年代了,幾個包子值得讓這阿姨這麼在乎,不耐煩的點頭答應她。

“你以前那個爸,不是你親爸啊,他不是去貨站找你媽,結果被貨站的人打了。然後就有人說,你媽和貨站的站長不清不楚,那些買包子的人,都和你媽有瓜葛。”

“這您都信?”

“信不信跟我沒啥關係,其實我也知道不太可能,因為你才知道是誰先傳出來的嗎?是你親爸後娶的那個女的,王平梅。”

顧念念開始還想,是劉大川還是王平梅?又或者是得罪了誰?

哼,王平梅,這筆賬,遲早得算。

流言是解釋不清的,顧念念挨家挨戶說,她媽媽沒有亂搞男女關係?人家隻會覺得她神經,更不會相信。

時間,可以衝淡一切。

帶媽媽離這筒子樓遠一些吧。

暑假倆月,李月華除了下雨天幾乎天天出攤,開始一天十幾塊、二十塊的利潤,後來中午下午都去賣包子涼菜,基本每天穩定在三十五到四十五之間。倆月過去,手裏頭有一千八百多的現金,再加上顧念念攢的,有兩千出頭。

李月華從沒擁有過這麼多錢,這是她在被父親責罵後,還敢去貨站賣包子的動力。為了孩子們,為了她們的未來,她必須堅強。

小學對麵有門麵出租,顧念念建議媽媽盤下這,開包子粥店,早上中午下午都可以營業,早晨就賣包子和米粥、豆漿之類的,中午炒菜,下午也是炒菜。早餐薄利多銷,炒菜利潤相對大一些,但是一份一份做,更費勁。

李月華一個人肯定做不來,必須雇傭人手幫忙。

“還得給人開工資,那萬一賠了,咱們還得給人家工資。”李月華擔心。

“媽,這地方離貨站不遠,三五分鍾就能走到,對麵就是學校,有好多同學早上家裏不給做,都是自己做或者出來買著吃,肯定有生意的,有人幫您,您也不會太累,千萬別什麼事都自己幹,那多辛苦,身體是最重要的。”

李月華哪裏去找幫手,想來想去,找貨站站長給介紹,有沒有可靠能幹的大姑娘小媳婦,願意來給打打下手、做衛生、上菜之類的。

站長人脈就是廣,立刻叫來一個麵熟的搬運工,“你媳婦和你娘不是都在家帶孩子嗎?孩子大了,不如叫你媳婦出來工作。”

“她能幹啥?叫她來扛大包,她半天扛的還沒我一個小時弄的多,人家雇主嫌她拖後腿,給的特別少。”

“小李要開小飯館,叫你媳婦去幫忙吧,肯定比扛大包掙得多,你怎麼能讓你媳婦幹這種體力活。”

“那老王媳婦不就是嘛,人家別看是個婦女,比我力氣不校”

“老王媳婦一米八多,一百八十斤,你媳婦一米六不到,一百斤,能比嗎1

“李姐,我下午就叫我媳婦過來,她做飯收拾家挺利索的。”

“好好,咱們下午見。”

這門麵原先就是個小飯館,經營不善關了,想帶著一堆東西轉給李月華。隻租房子一年九百二十塊錢,連裏麵的東西一起接手,一千五。李月華和顧念念沒要,太貴了,上家想少賠點,把她們當冤大頭,讓她們高價接手,顧念念才不幹呢。

和房東講完價,最後九百,租了這門麵。

接下來,李月華和那個叫喬陽的搬運工,還有他媳婦張寧寧,一起把這門麵裏外兩間大屋子一間小隔間,粉刷了一遍,顧念念這次可是充分發揮畫畫才能,帶著國畫班的同學們,在牆上畫了好多創作,門外的牆刷成紅色,畫著可可愛愛的包子、豆漿、紅燒肉之類的食物,叫人一看這牆,就知道是賣什麼的。這年頭,還沒有商家會在牆上畫牆繪呢,顧念念的行為在清平縣是首創。

兩個大屋,上麵畫了國畫風格的人物,小孩們放風箏、做遊戲、吃飯之類的圖,另一窄牆留白,最上麵寫著三個字:留言牆。

從二手市場買來六張桌子,有些地方破了,顧念念讓媽媽從賣布的地方扯了好多花布,像是波西米亞風格,鋪在桌上,完美的遮住所有的破舊痕跡,再在桌布上壓一塊打磨了邊角的厚玻璃,這樣清潔的時候,也很好擦洗。

采購了鍋碗瓢盆等廚具,又找廣告公司訂做了招牌:家的味道餐廳。

原本大門旁邊的牆嚴嚴實實,顧念念建議把牆那掏出窗戶來,兩米寬的玻璃窗戶,一眼就看到裏麵幹淨整潔。

顧念念和顧盼盼一起寫好菜單價目表,又把“包子”“米粥”之類的字寫成藝術字,剪下來貼到窗戶和玻璃門上,特別引人注目。顧念念還買了好多氣球,和朋友們一起吹起來,粘到牆上,特別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