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淮陰之戰(1 / 1)

永安二十一年,北齊攜西覆西蜀,東滅吳越兩國一統中原北方之大勢,北齊莊宗王孝銘禦駕親征統領大軍屯兵於南楚邊界淮陰城前,

南楚宣宗李宗豔令太子李元應為主帥,統率全軍,

七皇子李元仲,九皇子李元濟,千牛衛大將軍皇甫立博為副帥統領左中右三路大軍,

十五皇子李元朗,徐州刺史鍾騫為先鋒大將,

荊州刺史邱明洪總管大軍後勤,北上抗擊北齊。

這場戰爭持續六年,雙方先後投入兵力一百二十多萬,死傷慘重。

最後以南楚的慘勝而告終,

光雙方戰死的高層將領,可以稱之為曆史之最,其中兩國宗室皇子、世子,世家順位繼承人的數量,達到一個恐怖的數字。

北齊長樂王王孝尋,平甫公王孝霖,守尚書令吳明許,輔國將軍趙欽任,武衛將軍袁誠之,偏將軍卜子源戰死,北齊莊宗王孝銘決戰中被南楚七皇子李元仲,九皇子李元濟,十五皇子發起決死衝鋒中被重創,兩年後由於傷重不治駕崩。

南楚七皇子李元仲,十二皇子李元理,徐州刺史、宰相鍾平之子鍾騫,宣威將軍、太尉薛平之子薛漢寧戰死,九皇子李元濟,十五皇子李元朗在最後決戰時被重創。

淮陰之戰後原先被北齊覆滅的西蜀趁機富國,匈莽趁機南下攻打北齊蒙州,原吳越皇族答應割讓原吳越福州作為代價,請南晉幫助富國,使得本來迎來和平歲月的北方地界,又一次風雨飄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