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1 / 3)

作者有話要說:
【預收文:《投宋》歡迎戳戳。】

本文依托於中國古代曆代文化常識,所引用內容均來自各類參考工具書以及百度百科,大多會在文末標注,偶有遺漏還請見諒。

本章宮女姓名出自楊萬裏《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以下是正文:


  少女雪白的手腕隨意搭在紫檀木做成的案幾上,指尖不規則地叩著桌麵,發出“噠噠”的聲響。

順著小臂往上瞧去,就能看到少女緊鎖眉頭,眼神飄忽,顯然是在等什麼人。

連瑤到底才十七歲,又是皇帝最疼愛的小公主,哪裏有其它人那麼好的耐性。

好不容易央著父皇將寧如月召進宮,可如今距聖旨下放已經過去三天,左等右等也不見人來,自然是有些著急了。

昨日抄經時心不在焉寫錯了好幾個字,今天更是連平日裏雷打不動的早讀都敷衍了過去,一心隻撲在寧如月身上。

終於,連瑤憋不住了,抬眼望向身邊站著的宮女,喚道:“惜流。”

“奴婢在。”

連瑤裝作不在意的樣子,呢喃道:“你去外麵瞧瞧,晴柔怎的還沒回來?”

“是。”惜流微微欠身,唇角抿著一絲似有若無的笑意。

別看自家小公主表麵上是在問晴柔的動向,實則啊,卻是在問寧家那個罪臣之女多久進宮。

自打皇上下了旨,小公主這兩天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喊人去宮門候著,昨天是自己,今天輪到了晴柔。

雖然連瑤嘴裏嚷嚷著不在意,可從行為上看怎麼都不是那麼回事,這一點,大家心裏都跟明鏡似的。

惜流沒點破,再次行禮之後就轉身就往門外走。

新製的木門還有些澀,推開時“吱呀”的聲音讓連瑤不由得捂上了耳朵。

長大哪裏好呢?

從母後的殿裏搬出來,雖說很多事不用親曆親為,可紛紛擾擾的瑣事還是讓她一個頭兩個大,就連看書的時間都被壓縮了不少。更何況,到了新的環境,一切都是新的,不是說新的不好,但是吧……

連瑤有些無奈地看了眼雕著鳳凰的木門,歎息一聲。

她的耳朵很敏感,細微的噪音都能讓她太陽穴直跳。

小時候發現這一點之後她就曾告訴過母後,誰知道母後隻是輕輕按住了她的嘴角,讓她不要告訴任何人,包括她的父親——當朝天子。

所以新殿的木門沒有像母後殿裏的那般“順耳”。

等到煩人的聲音徹底消散,連瑤才放下手,拿出紙筆,打算通過練字來消磨時間。

染墨的筆尖觸在米白色的紙張上,留下了曾經寫過無數次的名姓:

寧如月。

連瑤眸底顏色深沉,看著筆下文字,喉嚨無聲滑動。

佛說人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

堪堪十七的年齡,除了“老”、“死”這兩苦,她已嚐遍其它:生於皇家,舍了自由;耳疾,讓她注定與塵世煙火無緣;湘王世子的糾纏,也讓她結結實實地知道了什麼叫做“避之不及”。

至於“愛別離”、“求不得”,皆因那一人而起。

如月姐姐……

如果說長大的好處,那就是讓她可以光明正大地召來寧如月,常伴左右。

雖然有諸多不便,但單就這一點好處,足以讓她甘之如飴。

循著記憶裏寧如月的模樣,連瑤手腕微動,不消片刻,一副美人圖便成了形。

連瑤放下筆,看到紙上的內容,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到底畫了什麼,臉一下子紅得像是要滴出血來,連耳根子都開始發燙。

美人如畫、千嬌百媚。

全然是寧如月在她夢中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