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將《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和之前的996工作製聯係起來,產生了很多討論,不僅僅是網上的討論,很多人被那句話擊中後,在現實生活中也會和朋友提上一句。
有些人平日裏很少玩鬥音,沒有看過這個視頻,和朋友討論過後,好奇之下也會去看一下視頻,從而使得視頻迅速傳播了起來。
當然,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則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這句話自帶金句屬性,很多人聽了這首歌後,便將這句話直接記了下來。
隨著這句話的傳播開來,將熱度也反饋到了孫雪的視頻上。
這一次熱度能提升的這麼快,是多方聚力的原因。
林軒看著視頻的熱度不斷提升,露出滿意的笑容。
視頻熱度越高,他就越能吸引唱片公司的注意,到時候談條件他掌握的話語權也就越大。
……
張非第二天中午醒來後,再次想起了林軒昨天唱的歌,已經很久沒有歌曲那麼打動他了。
對於任何一名熱愛音樂的人來說,遇到一首好歌要做什麼?
當然是循環多聽幾遍啊。
上一次張非在李壁的推薦下,在鬥音上看了林軒唱《活著》的視頻,所以他輕車熟路的找到孫雪的抖音號,發現孫雪果然昨天也去了現場,發布了昨天林軒唱歌的視頻。
張非一連聽了好幾遍,忍不住嘖嘖感歎,“高歌詞的水準,加上和歌詞意境貼合的旋律,再加上小林聲音中濃濃的敘事感,把歌曲演繹的恰到好處,簡直完美。真不敢相信這麼成熟的作品,出自一個二十歲出頭的青年之手。”
這麼好聽的歌,當然要分享一下。
張非發了一個朋友圈,配文“昨天聽到一首原創歌曲,簡直太棒了,是我這幾年最喜歡的一首歌”,下方有他分享的鏈接。
張非作為綠日酒吧的老板,這麼多年來,不知有多少歌手在他這裏演出過,在那些歌手默默無名的時候,他給了對方不少幫助。
如今,一些歌手已經成名,所以,張非的朋友圈可以說是臥虎藏龍。
他的朋友圈發了沒多久,就看到一些留言紛至遝來。
“非哥,這首歌太棒了,看這地方不是綠日啊,你是在哪兒發現這麼好聽的一首原創歌曲?”
“這首歌情懷滿滿,一下子讓我想起了年輕時的那些時光,非哥,有機會去找你喝酒。”
“看評論裏麵說,唱歌的是音樂餐廳的一個老板,好像還挺年輕的,還帶著墨鏡口罩,不想出名,現在這樣的年輕人可不多了,這股子勁兒頗有我年輕時候的風範,哈哈。”
“我看了林老板和那個杠精的對話,很有意思,林老板言語中滿滿的年輕人蓬勃朝氣,那股樂觀的勁頭感染了我。”
“這麼好聽的歌,一定要分享啊。”
“已分享到微博。”
“分享微博加一。”
“……”
一般來說,鬥音的視頻或者話題就算火爆,也就局限在鬥音這個平台。
鬥音是草根的地方,而微博往往是明星的天地,微博上的信息基本上都是明星八卦或者國家大事。
很多主播在鬥音上有很大的名氣,可是在微博上卻掀不起什麼風浪,風頭完全被明星給蓋住了。
一個是主播視頻主的圈子,一個是明星的圈子,主播和視頻主和明星相比,還是低了一個檔次。
很多鬥音上熱議的話題,在微博上卻討論度並不高。
可是,這一次,隨著張非的一些成名的歌手朋友,將視頻分享到自己微博後,很快,便在微博上刮起了一陣旋風。
ps:哭天喊地求推薦票,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