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陰差陽錯鄧小閑(2 / 2)

宋青搖頭痛心道:“想不到你也是個趨利避害的……哪天我出了事情,你也準要說不認識我。”

這時,一直低頭對付飯菜的素素,突然抬頭道:“公子可不是這樣的人,他說不認識那人……就準是……準是隔得太久,遺忘了。公子你說對不對?”步安被她氣得說不出話來。

樓雲闞父女兩人一下子被弄糊塗了,看著步安的眼神裏,帶著點疑惑不解。

方菲兒急道:“哎呀,步師弟,要真是你的故人,就說清楚嘛,我們幾個想盡法子,也要幫你把他救出來,不行就回書院搬救兵,有師尊出麵,問越州官府要個人,總不是什麼難事……”

祝修齊擺擺手道:“菲兒莫急,先聽步安說。”

步安實在哭笑不得,張了張嘴想要解釋,可轉念一想,這世上沒有西門慶更沒有王婆,所以沒人會相信“潘驢鄧小閑”是句五字箴言,一咬牙道:“我認識的鄧小閑……不是個道士!”

宋青想了想道:“說不定本來不是道士,後來去做了道士呢?”方菲兒點點頭,也覺得有道理。

步安搖頭道:“哎呀我跟你說不清楚了,反正肯定不是這個人。”素素立刻幫腔道:“肯定不是。”

祝修齊略一思索,道:“官府不讓捉鬼,我們卻也不能白來,索性就想法子把這鄧小閑撈出來,如果是步安的故人最好,就算不是,救人也是一件善事。”

步安搖搖頭道:“人不是青蓮觀的人嗎?他們青蓮觀不管的嗎?”

樓雲闞歎了一口氣道:“這些小觀小廟,哪敢和官府鬥。”

步安無奈地聳聳肩,見祝修齊心意已決,也就不再反對,匆匆吃完了晚飯,就躲進屋裏,研究起那本經絡總綱。

……

……

夜裏臨睡前,樓心悅到父母房裏,旁敲側擊地問父親,對自己幾位同門怎麼看。

她心裏想知道父親對祝修齊的觀感,不料樓雲闞對祝修齊隻字不提,隻說那個步安舉止無度,不像儒門中人,說今年天姥春試,還真漏進去一個妄人。

樓母聽了,勸女兒說,這樣的人往後可別往家裏帶。

樓心悅笑笑說:“父親您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樓雲闞明顯不信,搖頭道:“難道他還是個深藏不露的高人不成?”

樓心悅道:“父親您可知道大儒呂飛揚?”

樓雲闞笑道:“心悅你也太小瞧為父,吳中呂氏,意氣飛揚,江南道上誰人不知?”樓母也點頭道:“就連我這個婦人也知道呂大儒的美名。”

樓心悅問道:“父親大人,幾日之前,飛揚大儒曾親口說:此子已得詩仙三分真傳。你可知道他說的是誰?”

樓雲闞驚道:“難道他說的便是步安?可我見這書生並無出奇之處啊……”語氣顯然有些遲疑了。

樓心悅莞爾一笑,道:“父親好久沒有檢查女兒的功課……”說著便走到燈下研墨,接著在一張宣紙上緩緩書寫。

樓雲闞披著睡衣站在她的身後,臉上神情越來越驚愕,一雙眼睛幾乎要瞪出來。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他念誦的語氣越來越激動,連聲音都帶著一絲顫抖。

樓心悅寫完下闋,提筆看著父親,微笑道:“父親看了這闕《定風波》,還覺得並無出奇之處嗎?”

樓雲闞激動難抑地念叨著:“也無風雨也無晴……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難道是步公子所寫?”

樓心悅也不回答,隻是淡淡道:“步師弟那日在點星殿前三步作成這詞,飛揚大儒去問他要手稿,他說無錢置地,大儒便許他一片東坡戊地,步師弟嫌大儒小氣,竟屬了個‘蘇東坡’的落款……此事在書院裏已成一時佳話。”

樓雲闞的臉色因為激動和神往而漲得通紅,又有些不解道:“東坡地換東坡詩便是,為什麼是蘇東坡?”

樓心悅道:“步師弟母親的娘家大約姓蘇,他給自己的童子也起名叫‘蘇蘇’……”

樓母看不懂詩詞好壞,也不知道“東坡地換東坡詩”有什麼稀奇,聽到這步公子竟然惦念母親娘家的姓氏,才感慨道:“真是個好孩子……老爺今日果然看走了眼。”

樓雲闞捋了捋山羊須,神情並不尷尬,反而頻頻點頭道:“真人不露相……古之人誠不我欺。”

這樣一來一去,樓心悅也不好再問起父親對祝修齊的看法,至於那首“舞低楊柳樓心月”,她就更加不好意思在父母麵前拿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