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這些沒出息的,要這個有那個,我就想見見我們皇帝陛下,你們說我們陛下……”
“…………”
“……”
“…………”
那一天,微子啟聽到了很多話,有用的沒有的都有。他常常會聽到這樣多的話,一次次的重疊,最終其實也離不開“吃飽穿暖,安居樂業”八個字。
而實現這些話便是他此生最大的目標了。
其實,站在那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方,並沒有世人所想的那樣風光無限,相反,他時常感到寒冷和疲憊。每一個政令的頒布都會有層出不窮的反對者,詆毀者;每一言一行都叫人盯著,以成為他們攻訐的理由;陛下的年紀越來越大,越來越開始固執,越來越與自己越來越離心。樁樁件件,弄得他身心俱疲,於是,近幾年來,他甚至常常會想:
“不如就這樣吧,就算了吧,你已經盡力了啊。”
可隨即他又會想到那個女人,明武帝未遲,他記得她說:“……隻要你能保大夏昌盛繁榮。”
全天下都可以給你,隻要大夏昌盛繁榮。
可什麼叫昌盛繁榮,那便是百姓吃飽穿暖,安居樂業,便是民心所向,天下歸心。
他記得那時自己對她的回答是:
“臣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是他的承諾。
其實,他已經記不清未遲到底長什麼樣了,隻有一個模糊的印象,大約是記得她極美好,時不時想起來總能感覺到悶悶的疼痛。
當年的事終於都變成了坊間傳聞,沾染上很多百姓們喜聞樂見的情緣,傳奇那些激動人心的情節。有的纏綿悱惻,有點熱血賁張,都說的極活靈活現,隻是大半失了原本的顏色。
不過微子啟仍喜歡聽,因為這樣總讓他覺得,那個人便是現在離自己也不是很遠,就像每當他覺得自己累了的時候,總還會孤身一人帶一壺酒,去翠微山坐坐一樣。他有時是醉的一塌糊塗,甚至會把樹當人,出現幻覺,而有時則很清醒,隻在陵墓前一杯一杯安靜地喝酒。
無論那種,在那裏,微子啟總更能夠讓自己的心緒寧靜下來。然後可以絮絮地與她說上一些話,以讓自己還可以走下去。
他希望,若有一日,自己要死了,死前可以坦坦蕩蕩地說一句:
“陛下臣守住了諾言,不負陛下所托!”
因為,從頭到尾,她是他的勇氣,是他為官的初衷和目的。
除此之外,江山算什麼?
自世上無她,心思成空,後縱有江山萬裏,不過為空。
——————
永興二十二年,一月十六日,夜,大夏宰相微子啟,歿於相府。時年,五十四歲。帝哀之,追諡:文忠。
後有史記之曰:
文忠公微子啟終生孤寡,無子嗣。曆經四朝,官途順遂。其人勤於國政,憂心於百姓,雖少時行事稍有毀譽,然,後清正中直,無愧於“文忠”二字。帝曾贊曰“有‘敢奉塵心求什刹,不為自身謀利益。’之風。”
然青史留名,後世對其多有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