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章 封相(1 / 3)

關於前一夜的事未遲最後是絕口不提,而微子啟的傷則隻是敷衍的用了一個蹩腳的“路不平,滑倒時,樹枝劃到了臉”的借口。未遲派了個精通治療外傷的太醫過去看了,賜了藥,又撫慰性地賜了兩柄玉如意便算是過去了。

未遲這麼決斷有她的考慮,微子啟則總是一副毫無原則擁護未遲所有決定的樣子。

但不管怎麼說,總是行程照舊。又過了大概三天功夫,他們抵達了泰山腳下。

————————

未遲在某些時候表現得實在很不像一個帝王,比如在幾天前的那個殺機四溢的夜晚,那時的她,很有江湖之氣。但在另一些時候她的確實很有一個帝王的威儀,比如說,現在——

永安三年九月十六日,辰時三刻,泰山岱頂。

古時候的書中說,“報天之功,稱封,報地之功,稱禪。”

封禪乃是帝王的最高大典,隻有改朝換代、江山易主,或者在久亂之後,致使天下太平,才可以封禪天地,向天地報告重整乾坤的偉大功業,同時表示人間帝王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而未遲則是為了鞏固自己在民間“皇命天授”的輿論。

未遲穿著厚重華麗的禮服,率文武百官自泰山之陽上岱頂,然後依古禮祭天,在九尺祭壇中埋下玉牒文書,立石頌德,行封禮。而後自泰山之陰而下,至梁父山行降禪禮。

白雲悠悠,鍾聲浩蕩,微風不燥間,禮官高聲念出辭藻華麗的禱文頌表,未遲及其餘文武百官各自以禮而拜。

…………

————————

未遲的泰山封禪禮成之後並未在外多逗留,次日便匆匆往回趕了。

未遲雖把京城及周邊叫的上名號的文武百官都帶出來了,但到底京城周邊還是有藩王等一係列的虎狼環伺,她的皇位在禮法上來說到底是於禮不合,名不正言不順,而非已經就是固若金湯,非她莫屬了。所以終究不敢太過耽擱了。

平民百姓其實並不在意到底誰是皇帝,隻要自己能吃飽穿暖就是太平盛世,於是就是就心滿意足了。

而未遲登基三年,匪亂兵禍俱消,賦稅徭役恢複正常,元興朝的水利等各項工程陸續投入使用,在高壓政令下各級官員心中皆有所畏懼,一時之間朝局可謂是政通人和,海晏河清,便可謂是太平盛世。民間也就漸漸接受了一個女人坐江山的事實,甚至那些茶樓戲院裏傳出來的本子裏也都慢慢有了歌功頌德之聲,而這種讚譽在未遲泰山封禪後幾乎達到了頂點。

可終究,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便是如此民心所向,天下歸心,未遲的身體還是這樣壞下去了。尤其是在十月後勤,隨著天氣轉涼,和晏往返於懷仁殿就越頻繁。

——————

“……女皇陛下的近況?不太好。”

又被微子啟拉住了的小內侍官自從知道陛下似乎默許了他與微尚書說近況,便三天兩頭地被攔下來,於是漸漸的小內侍便幹脆“自暴自棄”地不做抵抗了,別人不論,但但凡是微子啟拽住他一問什麼,他便竹筒倒豆子似的,一股腦地往外說。

“女皇陛下最近忙於政事,睡得極少,吃的也不多,和院使每次端過去的藥倒是一次不落地在喝,但也沒怎麼見陛下的臉色好轉,和院使待在懷仁殿的時間越來越久……我記著,和院使也似乎是極不高興的……”

…………

“微尚書,陛下傳您進去呢。”

“啊,嗯,有勞李內官提醒了。”

微子啟從神遊千裏中醒過來,下意識微微一笑從通傳的內侍道謝,然後在偏殿的位子裏起身,肅整衣冠,抬步邁進正殿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