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初入京師(1 / 2)

辛商末期,一諸侯國首領於兼並戰爭中消滅大小十幾個諸侯國,重新一統華夏,改國號為新,效法虞華帝君,稱皇帝,統一文字,建省設縣,定都長陽,此後華夏曆代都城再未變更。無論朝代如何更換,華夏國人都自稱為華夏人,以追懷紀念虞華帝君率領人族擊敗混元冥君,占據天下最肥美富庶的土地,將其留傳給華夏國人。

夏朝已有數百年曆史,現由司馬氏監國,傳至第九位國君司馬戩。因其尚武卻主張天下和平,數次擊潰猰貐、酋氐進犯,人稱“平武”帝,今年已六十有五。此時華夏國年號“中平”,平武帝監國已有三十三年。國內有東平、常清、豐穎、崇曦、龍陽、寧德、岐陰、雲夢、靈穀、長州等數十省。

華夏國分布兩大河流,一為北方長河,一為南部伊洛大河。境內有四大山嶽:東嶽虞山、西嶽岐山,南嶽刑山、北嶽延居山。東臨大海,與竺蘭神國隔海相望。北臨仲離,南接尤夷,西南與酋氐國接壤,西北方向則為猰貐魔邦。

華夏自庚華朝與猰貐的戰爭從未間斷過,封周時期封周王召集諸侯們聯合竺蘭、尤夷、仲離大軍共同抵禦猰貐魔族入侵,修建了綿延數千裏的禦魔牆。華夏與酋氐、尤夷、仲離長期以來一直非常和睦,相安無侵,遵守帝君虞華遺訓。

猰貐魔國若侵擾它國,華夏國必聯合竺蘭神國抵禦防衛,數千年來相安無事。直至夏朝,酋氐國受到猰貐魔國的引誘與挑唆,並覬覦華夏豐饒肥美的土地,開始不斷侵擾華夏。神族竺蘭遵照虞華帝君誡諭,絕不幹涉人族紛爭,保持中立。

華夏酋氐兩國間的戰爭斷斷續續,持續了幾十年,雖互有勝負,大體上勢均力敵,直至近來酋氐獲得猰貐“窮窮”凶獸,不知是誰將其訓練成征戰攻伐的戰具,形勢急轉直下,華夏接連吃了幾場敗仗。

國都長陽位於長河北側,西臨險峻延居山脈,東接上榆森林,東、南、北三麵為堅固城牆環繞,固若金湯,且有長河天塹拱衛,為易守難攻之地。長河發源華夏北側仲離國高寒雪山之中,蜿蜒迤邐數千裏,穿越華夏長州、豐穎、崇曦、東平四省,東流入海。

京都長陽共有三層,每層均有護城河環繞,護城河水引自長河。最內層為宮禁皇室居所,其次為廷臣王公府邸,最外層是由布衣百姓居住。城西臨河一側是富商大賈與低階京官聚居之地,城東主要是些百姓裏坊。

城內人群絡繹不絕,車馬如龍,商販往來叫賣街頭,雜耍賣藝之人遊走鬧市,樓閣鱗次櫛比,眾多佳人士子於街中談笑閑行。

正是金秋時節,城外遠遠望去,楓葉似火,臨江燃遍,造化風流,好一個溫柔富貴之所,綺態風流之地,絲毫感受不到華夏西邊戰雲密布,敵軍壓境的氣氛。

李月白行至城頭,城門有數十名士兵把守,李月白向守門士卒出示赴京文牒,正待通過,忽聞身後馬蹄聲響,煙塵滿目,一隊彪軍趕到,為首將官手持令牌,守門衛兵見狀卻不阻攔,徑直放行。身旁行人竊竊私語道:“聽說酋氐又有來犯,兵臨岐陰省和州,怕是又要開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