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稿紙上寫下這6000萬預算的歸屬之後, 林鑫又引出了一個分支,然後寫下了“劇本”兩個字。
雖說在還沒買下影視公司的時候就考慮劇本似乎有些為時過早,但林鑫恰好有些想法。
她前陣子大肆購買海外版權的時候新看了不少小說, 其中有一些很有改編成行業劇的潛質。
不過……
林鑫抿了抿嘴唇。
行業劇到底是要采取ip改編的形式,還是請編劇從頭寫稿林鑫還沒有想好。
畢竟在小說的領域裏, 各種非現實向的題材才更受事業流的歡迎,她想拍的大女主或者大男主現實向事業流小說還是比較少的。
而且很多小說作者哪怕寫的是事業流,但因為對行業本身了解有限, 所以多少會有些違和感。
不過在有這些劣勢的同時優勢也同樣明顯。
能被列為改編備選的小說們的故事性都很棒, 完全不用擔心拍出來的東西老套爛俗。
而且有原著粉兒們的加持,也會帶來一定的觀眾基礎……
優優劣劣在林鑫的腦子裏反複糾纏,而就在她捏了捏額頭, 打算把這個頭疼的事兒交給孫雪菲和其他的專業人士們用調查和數據說話的時候,她突然間想起了一次和南潯南的閑聊——
“叫什麼名字來著?”林鑫憑著記憶用關鍵詞翻兩人的聊天記錄。
她記得那次兩人是在聊高質量小眾小說。
當時南潯南給她推薦了好幾本, 而且對其中之一的評價非常有意思——
“這本小說的評價特別極端。”
“很多讀者覺得在開頭的時候有太多的無異議環境描寫, 所以讓他們完全看不下去。”
“但同時又有很多讀者說, 正式這些細致入微的環境描寫才讓他們有足夠的真實感。”
“我自己是更認同第二種觀點的。”
“這本小說是醫療題材, 講的是女主從菜鳥實習醫生一路成長為專家聖手的故事。”
“真實感和邏輯性都很好, 據說作者本人就是從事醫療行業的,所以也沒有什麼硬傷。”
“不過也正是為了維持這種真實性和邏輯性,所以和很多小說相比, 它就不夠爽了。”
“你可以讀讀看,隻要能克服那個描寫太多的小問題,就會發現情節特別引人入勝。”
林鑫當時去看了這本小說, 結果確實如南潯南介紹,這是一本優劣都很明顯的作品。
而如果讓林鑫評價,她可能會更認同讀者們的第一種觀點:描寫太多, 甚至有些影響到了閱讀的流暢性,甚至有過度水文的嫌疑。
可如果是改編成電視劇,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呀!
大量的環境描寫都可以融合在一個鏡頭之下,而且實打實的畫麵,會比文字描寫出來讓讀者想象更具真實感。
而剔除了這個最大的缺點之外,這本小說就非常優秀了。
女主從青/澀走向成熟的每一個事件和心理轉變都符合現實且合情合理,簡直就是林鑫心目中完美行業劇的樣子。
會不會成為天/朝的《實習醫生格蕾》呢?
林鑫眼睛閃閃發亮,這是她最喜歡的美劇之一,如果能親手締造出天/朝國情之下的《實習醫生格蕾》,可就太棒了。
這個想法到底能否實現還需要更多的論證,但那就是孫雪菲和其他員工們的工作了。
林鑫捧著杯奶茶窩在沙發上,開始想一些有的沒的——
比如說,自己去年那個不經意在腦子裏劃過的念頭:請自己喜歡的演員們來拍戲,成為他們的“金主爸爸”什麼時候能實現呢?
林鑫不會因為自己對一個演員的喜好而請他拍戲,但如果恰好有合適的角色,林鑫也不介意“以權謀私”。
如果是剛剛的那個劇本,也許宋雯君是個合適的演員?
宋雯君是位年近四十的影後,以演技細膩豐富而出名。
可近幾年來,因為她沒有“少女感”,且不怎麼炒作,不是傳說中的“頂流”,所以始終沒有什麼合適的女一號。
當然她也沒少拍戲,但多數都是各種女配,實在是不能發揮她細膩的演技,林鑫很是為她惋惜。
而這個劇本,從女主27歲剛從醫學院畢業一直持續到她退休,年齡跨度三十多歲,以宋雯君現在將近40的年紀演正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