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二十章(1 / 2)

林鑫早就想好了自己家的樣子。

她需要建兩棟相互獨立的房子,就像那塊兒宅基地原本的狀態一樣。

而這,也是為什麼她一眼就看中了那兒的原因。

她和老爸老媽的相處狀態能夠完美的詮釋一個詞——遠香近臭。

住遠了吧,父母會想她,她也會惦記老兩口,但是住在一起吧,又會互相嫌棄。

林爸林媽看不慣林鑫晚睡晚起,不愛運動,林鑫受不了林爸林媽每天十點必然關燈睡覺。

所以,在林鑫看到那塊兒宅基地上,兩棟相距十幾米卻互不幹擾的房子的時候,她就覺得那簡直是自己和父母最完美的距離——既不太遠,也不太近。

爸媽的房子要建在底下的那塊兒平地上,那塊兒麵積大,有一千五百平左右。

正好林鑫打算把爸媽的房子建的大一點,除了要能滿足他們的居住需求外,也要承擔一些功能性的用途。

首先來說一樓。

一樓要有大大的客廳和餐廳,要既可以滿足林鑫一家三口的進餐和活動需求,也要能招待親朋好友。

林爸林媽喜歡熱鬧,以前是家裏小沒辦法,現在能有大房子,肯定要把客廳和餐廳做的大一點,以便能經常和親朋好友聚一聚。

還要有封閉式的中廚和開放式的西廚。

林媽媽擅長各類煎炒烹炸,中廚不怕油煙,能做大限度的發揮林媽媽的手藝。

但是備菜,或者做烘焙和蒸烤類的菜肴就可以在開放式的西廚完成了,這樣能方便老媽和家人聊天,省的她總覺得做飯的時候無聊。

也要有朝南的臥室,還要帶獨立衛生間和衣帽間。

林爸林媽眼饞這種套間式的主臥好多年了。

他們本來打算在家裏換大房子的時候就買個這樣的,但是自打林鑫確定在帝都工作,林爸林媽就把原來換房子的預算默默的挪給了林鑫買房,再也不提衣帽間和獨立衛生間的事兒了。

這次林鑫也要一起給老爸老媽補上。

還要有書房,要麼做成兩間,要麼要有兩張桌子。

林鑫的文青細胞遺傳自父母,林爸爸喜歡寫毛筆字,林媽媽喜歡畫畫。

這兩個愛好都占地方,各種筆呀墨呀的,最好都擺出來就不用再收回去。

哦對了,還要有家政間和保姆間。

現在收拾家裏的小房子老爸老媽都說腰酸背疼呢。

等這個單層麵積將近兩百平的大房子建成,如果還讓老爸老媽自己收拾,那就不是享受了,那是折磨。

所以,還是那句話,專業的事兒交給專業的人來幹,這些家務問題還是也留給家政阿姨或者保姆吧。

每月多花一萬塊錢,大家都開開心心舒舒服服。

以上說的這些,通通都要放在一樓。

畢竟林爸林媽的年紀一年比一年大,天天樓上樓下的跑吃不消,日常生活所需的房間們,還是要放在一層的。

而且一千五百平的地呢,房子建的小也不好看呀。

至於說二樓,可以全都做成客房嘛。

之前就說過,林爸林媽喜歡家裏熱鬧,而且反正不差錢,還有家政阿姨收拾,以後可以經常請親朋好友來家裏小住嘛。

搞定了林爸林媽的那棟,林鑫就把目光轉向了小院——

她租下來的這個宅基地一共兩千平,底下的這塊兒地有一千五百平,房子頂多占兩百平左右,剩下的部分,即使減去預留的車位和儲物間,也還有一千多平的土地可以用來做花園。

如果再算上上麵那塊兒宅基地除了林鑫的房子之外的麵積,就一共是一千五百多平的土地都可以用來做花園!

林鑫想到這兒都幸福的冒泡,這就是她夢寐以求的小莊園啊!

話說回來,繼續規劃小花園。

為了和小山村的整體風格和諧統一,林鑫的宅基地也沒有外牆,取而代之的是一圈高高的樹籬。

樹籬裏麵就都是花園了。

和建築設計,房屋布局不同,花園造景林鑫之前一點都沒有研究過,所以她打算除了給設計師定幾個大原則之外,剩下的都由設計師自由發揮。

而大原則也非常簡單,一共隻有三條。

第一條是盡可能的保留原來的樹木。

原主除了在宅基地上開墾了菜園之外,還種了不少果樹。

林鑫數了數,一共有三顆柿子樹,六棵桃樹和八棵石榴,都是林鑫愛吃的。

而且這些樹又正是在枝葉繁茂,產果旺盛的階段,砍了實在太可惜。

所以林鑫希望能在重建後的小花園裏把它們留下。

第二個大原則就是林鑫確定了賞景的最佳角度。

雖然整棟房子都被花園環繞,但花園也還有最佳觀賞角度。

而林鑫就把這個最佳角度定給了客廳和室外陽光房加露天餐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