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兒的星星,多亮,多像咱們小時候的呀,在城市裏都好多年看不到了。”
林媽媽經過這一下午已經愛上了這個地方,想到過兩天就得走,她都有點舍不得了。
“是呀。”
林爸爸也跟著感慨。
他是正經在這種小山村裏出生長大的孩子,對這樣的山村比林媽媽還有更深的眷戀。
但是,哎……
林爸爸輕輕歎了口氣。
人啊,總是這樣一邊放不下城市的繁華,一邊又思念鄉村的自然,要是兩者能夠兼得就好了……
林鑫此時還不知道老爸老媽已經對這裏真香了,她此時正在和民宿老板聊天。
辦理入住的時候老板就和林鑫說過,晚上如果喜歡熱鬧的話可以到民宿公共的院子裏來玩,每天晚上這裏都會有小聚會。
他會彈彈吉他,三個院子天南海北來的客人們也會喝喝啤酒聊聊天。
林爸林媽對這種陌生人社交沒什麼興趣,但林鑫卻想來看看,不僅是文青情節發作,更重要的是,她想來和老板取取經——
倒不是她也想開民宿,而是想問問老板:在村子裏租宅基地和改建房子要經過什麼手續,工程隊要怎麼請,建築材料要怎麼運進來。
是的,這就是林鑫來這兒除了度假之外的第二個目的。
自打開始考慮搞一個自己的小莊園之後,林鑫就開始在網上查找相關信息。
而所有的事情都是不關注不知道,一關注嚇一跳。
林鑫本以為租住農村宅基地改建應該是一個非常小眾的行為。
她都做好了網上隻有零散信息,需要開著車到村子裏實地詢問才能知道哪個村民有宅基地往外出租的準備了。
但是沒想到網上居然早就有了專業的平台。
而且還是正規且被政/府鄉村振興計劃支持的那一種!
昨天晚上,林鑫除了連夜做了個本月的消費計劃之外,就是在網上瀏覽各式各樣的宅基地出租信息了。
而看來看去,林鑫覺得租個地方不是問題,問題是要怎麼把那些圖片裏看起來破破爛爛的危房變成她夢想中的莊園。
老板聽完林鑫的問題之後也沒藏私。
他不僅給林鑫講解了全套的手續,還幹脆的把自己這套民宿的設計公司推薦給了林鑫。
並在最後叮囑:“有一個事兒你必須有心理準備,別管你前期準備的怎麼樣,改建或者重蓋房子一定會有很多問題,而且一定會超預算!”
老板說到這兒情緒就開始激動了,看起來像是有什麼切膚之痛。
“就連人家裝修不都是這樣麼,不管做了多少準備,實際開始裝的時候一定會一地雞毛。”
“所以,我覺得最重要的不是什麼別的準備,而是錢上麵的準備。”
“你千萬不能腦子一熱,剛攢夠正好的錢就開工了。那你後麵一定會麵臨要麼停工要麼貸款的選擇。”
“你要是真有心思做這個事兒,得等到手頭有預算的150的存款之後才能開工。”
“最後最後就是一定要請一個好一點的監理!咱們普通人對那些工程上的彎彎繞是搞不明白的,要是想後期少鬧心,錢和好的監理,一個都不能少!”
就在老板說完這些叮囑,稍稍把林鑫的熱情澆滅了一點的時候,旁邊的一個店員也說話了:“要我說就沒這麼麻煩。”
“我們老板這種是完美主義的弄法兒,別人輕易受不了。”
“客人你要是就想在村子裏弄個小房子住一住,可以買現成的呀。”
“現在好多村子也有正經“房地產”,也是鄉村振興計劃支持的。企業和村委會合作,把村子裏常年閑置的房子統一收回來,然後再統一重建租給你們城裏人。”
“這種房子,不僅是全新的,還能根據每個客戶自己的要求蓋呢,而且根據每個村子規劃的不同,租期也比從個人手裏租宅基地時間長。”
“我們隔壁村子就在搞,六十年,根據宅基地和建築麵積不同,隻要68萬到138萬,我記得最便宜的68萬也有200多平的院子和80多平的兩室一廳。不比自己租宅基地再重建貴。”
“重點是省心,你擔心的這些什麼材料建築隊都不用管了,而且還有村委會給你做擔保,不用怕租到一半兒漲價或者不租了之類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