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半年後納妾(2 / 2)

男人心,海底針,她是真的摸不準。

秦荀殷就是個陰晴不定、喜怒無常的人。

太夫人問道:“他是什麼時候開始生氣的?”

“就……從您這裏回去的路上,兒媳跟侯爺說起給他納妾的事的時候,兒媳說兒媳已經跟您商量好,兩個月後之後就給他納個新人,他就問兒媳是不是就想給他納妾,兒媳說這種事情兒媳都聽母親的,並無意見,然後侯爺抬腳就走了,就再也沒理會妾身。”

古言玉實話實說,她覺得自己很冤。

秦荀殷堂堂一個手握十萬重兵的大將軍,竟然那麼小家子氣,跟她一個女人家家的,慪什麼氣?說出去都要笑掉別人的大牙。

太夫人凝著古言玉的表情:“之前你就沒跟他提過納妾的事情嗎?”

“侯爺剛回來的時候兒媳倒是想提,但是侯爺好像有心事,看上去心不在焉的,兒媳不想惹他心煩,就暫時沒說,打算過幾日再跟他說,反正也不急於一時。”古言玉道。

太夫人這才知道,是自己誤會古言玉了。

也是,古言玉素來機靈,不至於跟她玩兒“陽奉陰違”這點小伎倆,都是聰明人,這種伎倆又能玩兒幾時。

“坐吧。”太夫人道。

古言玉這才坐下,暗想,秦荀殷正在生氣,她也不指望他幫自己解釋了,求人不如求己,凡事還得她自己解決,看太夫人的臉色,她已經過關了。

太夫人道:“老二每天公務繁忙,脾氣怪一些也不足為奇,你平日裏多照顧他點,別跟他置氣,凡事讓著他點,撿他喜歡的去說、去做。”

這是要她每日都仔細觀察著秦荀殷的臉色說話做事啊,古言玉感覺自己和寄人籬下的沒什麼兩樣,都是看主人的臉色生活。

她表麵上卻連連點頭道:“兒媳自然會竭力體貼侯爺的,隻是兒媳愚笨,就怕做不好,總是惹侯爺生氣。”

忽然就覺得還是給秦荀殷納個妾更好,省得他整天對著自己擺臉色。

太夫人對她的態度很滿意,揮揮手讓她退下。

古言玉長籲口氣,她發現太夫人的心情持續不好,肯定和昨日四姑奶奶寄回來的那封信有關,既然四姑奶奶要按期回來,又有什麼事情會讓太夫人這麼不高興呢?

而且還不想讓秦荀寧知道。

古言玉忽然想到宅子的事情,是四姑奶奶突然不想要宅子了還是她想要宅子,卻拿不出那麼多錢來將宅子買下來,讓太夫人給她想辦法?

那宅子既然是太夫人親自看過的,自然是不錯的,四姑奶奶一家到汴京,定然是需要宅子的,所以隻能是沒錢買了。

上次她在信中不是還說不用管多少錢嗎,怎麼這次就沒錢買了?

出了什麼事情?

古言玉頂著一腦門的疑惑回到秋蘭院,柳紅迎上來稟道:“老太太派了寧馨過來見您,現在就在堂屋裏等著。”

古言玉加快了腳步朝堂屋走去,寧馨見到她跪下給她行禮,由春花親自扶了起來,古言玉見她臉上帶著笑意,笑問道:“是不是有什麼好消息?”

“大姑奶奶神機妙算,奴婢這次來就是給大姑奶奶帶好消息的,老太太命奴婢告訴大姑奶奶,老爺的事情已經成了,老太太已經在準備聘禮,打算等二姑娘出嫁後就迎蔣姑娘進門。”

沒想到竟然這樣快。

他們都對蔣映紅很滿意,她為人賢惠,知書達理,且懂得感恩圖報,不求她給古宏開枝散葉,隻要她能幫老太太將內院打理好,且孝順、敬重老太太,對幾個子女也好,那便足以。

“二姑娘呢?可消停了?”古言玉問道。

寧馨回答:“二姑娘已經沒有再吵鬧了,這些天她整日坐在自己的院子裏做針線,江媽媽說她做的都是鞋墊、腰帶這樣的東西,都是年輕男人用的。”

寧馨越說越小聲。

古言玉心裏冷哼道:“養不熟的東西。”

還沒出嫁就忙著給衛庭軒做這樣做那樣的,等往後嫁了人,隻怕連娘家在哪裏都不記得了,她還能悶不吭聲做鞋墊,看來是早就知道衛庭軒所用的尺寸,也難怪寧馨越說越小聲,估計是怕她生氣。

古言玉道:“她安心待嫁便好,祖母管家以來,屋裏的事情多,你成日在祖母身邊伺候,也著實辛苦,等蔣姨進了門,你也要多關照一些。”

寧馨斂衽道:“關照不敢,這些都是奴婢應該做的。”

古言玉想到老太太終於要脫離苦海了,還是覺得十分高興,讓春花賞了寧馨五兩銀子,親自送寧馨出門,寧馨前腳剛走,秦荀殷後腳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