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端起茶盅喝了口茶,指著旁邊的位置讓古言玉坐,反問道:“你以為如何?”
古言玉笑了笑:“兒媳見識短淺,出嫁前祖母常在兒媳耳邊念叨的便是家和萬事興,祖母告訴兒媳,萬事以和為貴,莫要過於計較,尤其是不要過於計較以前的事情,畢竟人嘛,是要向前看的,但是也不能放任自己一直吃虧,有些事情該捏在手裏的時候就要緊緊地捏在手裏,不能總讓別人欺負。”
她輕輕握住太夫人的手:“母親,以前的,就算了吧,往後,兒媳不會讓您失望的。”
站在旁邊的姚惠清臉上露出心悅的笑來。
半晌,太夫人道:“那便重新造冊吧。”
重新造成並非難事,畢竟所有的賬冊和東西都已經清點完畢,隻需要騰挪一下便好,古言玉回去後又將府裏的幾位管事叫到秋蘭院,古言玉坐在堂屋裏的上座上,這次並沒有讓幾位管事站著說話,讓她們分兩排坐下,還有丫鬟專程給奉了上好的龍井。
管事們不知道古言玉又想吹什麼風,一個個的受到這般待遇,心裏皆七上八下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等著古言玉發話。
誰知古言玉並不著急,反而先讓大家喝茶。
眾人隻好裝模作樣地品起茶來,能做到這個份兒上,什麼東西好什麼東西壞,各自心中都有數,這龍井一喝就是上等貨,就有人以龍井之好打開話匣子,眾人紛紛附和,話題不知怎地就扯到了茶葉上來,買辦處的便道:“這兩年東西越來越貴,就連茶葉都漲了不少,奴婢看那些賣茶葉的,每年的收入估計十分可觀。”
古言玉煞有介事地點點頭:“去年剛出的上好的西湖龍井才九兩銀子一兩,今年就漲到了十兩,不止如此,各肉類的價格也在漲,比如牛肉,肉身上最好的那一塊嫩肉,去年市麵上才一百五十文一斤,今年就漲到了一百八十文,諸如燕窩、老參等珍品,便更是漲得多。”
最後她悠悠地感歎:“尋常老板姓哪裏能吃得起。”
這一番話下來,眾人臉色都變了,搞不明白她對怎麼對這些東西的市麵價格了解得那麼清楚,她不是整日呆在內院嗎?難道這些事情都是專程派人去打聽了的?
尤其是買辦處的,被古言玉三言兩語說得臉色極為尷尬,一時間竟然有點不知道該怎麼反應,隻好一個勁兒地訕笑。
古言玉覺得差不多了,放下茶盅,正色道:“當然,今日請各位來,自然不是為了討論大米多少錢一斤,豬肉又漲了多少這種事情的,這幾日查賬,查出很多不合理的錯賬和漏賬,這些,各位心裏都清楚,我就不再多說了。”
好幾位管事心頭“咯噔”一聲。
古言玉繼續道:“我請示過太夫人,她老人家的意思是,過往的事情就不再追究了,我想著,要各位將數以萬計的銀兩補上,估計等於在要各位的命,便想了個稍微折中的法子。”
所有人都豎起耳朵聽,這些天那些寢食難安的媽媽們,終於等到了最後的結果。
“灑掃處和針線房還有庫房都是幹幹淨淨的,便也不說了,廚房的袁媽媽已經將缺口補上了,便也不提,剩下的幾位,回事處罰俸一年,買辦處和司房罰俸兩年。”
被罰的三個,臉都白了。
古言玉的視線從她們麵上掃過,不緊不慢道:“各位都是為侯府辦事的,我賞罰分明,若是有異議,現在就可提出來,若是沒有,我便繼續往下說了。”
都知道這新婦是個厲害角色,誰敢有異議,估計當場就要倒黴,沒人帶頭,自然所有人都是安分的,這樣算來,廚房的袁梅梅用幾百兩銀子買個名聲,竟是不虧的。
古言玉就笑道:“既然我與太夫人都決定懶得追究以前的事情,那麼就要重新做一份新賬,將以前那些亂七八糟糊裏糊塗的賬全部劃掉,你們手裏現如今堆積如山的賬本全都可以拿到火坑裏去燒了。以後我主持中饋,府裏的規製就要按照我的習慣來改。”
該規製?!
所有人的腦袋頓時大了好幾圈。
古言玉也懶得欣賞他們的臉色,慢悠悠地說道:“從今日起,幾個管事房的賬全都交由司房來管,不再單獨設分賬,這樣更方便查賬,這樣安排,司房就缺人手,往後馮媽媽就到司房幫忙,負責賬實的核對,這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