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鈞老祖,於傳說中,乃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師父。
此傳說真不真的,孟十三不想考究。
她隻想重審一點,人家老祖原身為蛐蟮,她原身亦為蛐蟮。
基於本家道義,她於鴻鈞洞住了千年,覺得老祖老人家如此厲害的角色,心胸定然也寬宏得很,指不定老祖獨居凡間洞廟漫漫歲月好生寂寞,忽有了她作伴,甚是高興呢。
這日忽下大雨,來得迅猛,既洶且湧,下至夜裏,仍舊酣暢,絲毫無停一停之意。
孟十三聽著雨聲,瞧著雨簾,往洞外伸著腦袋,伸了好半晌,伸得有了困意,覺得滂沱之夜,必不會再有香客前來叩求老祖提點保佑。
精神一鬆,她腦袋一歪,竟就地歪在洞廟口睡著了。
不知過了幾許時辰,半夢半醒間,她隻覺得暖哄哄軟綿綿舒服得緊。
老祖洞廟乃金陵郊外平地隨意辟開建起的石頭廟,進門便是香案,香案後石台上便是老祖金身,左右各一燈台,左燈台旁放了供香客添油的木箱,老祖身後便是她的窩。
想她的窩,隻前後夾存的一小塊地方,前是老祖金身,後為斑駁石壁,左右通風,上有石頂,下乃石床,便是她千年來的容身之處,可謂四麵八方皆無這般軟綿暖和之感。
睡得迷迷糊糊的孟十三意識到不對勁兒,驚得一下子睜開雙眸。
這是一個籃子,竹子編的,編得很是小巧精致,大小隻容放得下一碟包子與幾個瓜果,眼下正被她的原身塞得滿滿當當,身下乃一綿布。
頭頂同是竹編的蓋子,她用圓滾滾的滑溜腦袋頂了頂,往外放眼一看,看到挎著籃子的人乃一婦人,年歲三十上下,眉眼溫婉和善,莫名地竟令她有些眼熟。
本想偷偷溜出籃子回老祖洞廟的孟十三默默地縮回腦袋,繼續綣縮成一團,回想著她是在哪個年月見過此婦人。
前三百歲,她渾渾噩噩四處鑽土,至五百歲,她方開靈智,懵懵懂懂就近搬來同老祖作伴,到八百歲,她喜修成人身,今兒一千五百歲,從靈智開到現下千年,於洞廟中她見過無數香客。
能令她一眼便覺得眼熟之輩,必然是與她有過何淵源。
哪兒的淵源?
孟十三努力地想著。
婦人回到家,將籃子放在堂屋桌麵,掀開蓋子念叨道:“老祖廟香火旺盛,人來人往,好在昨夜傾盆大雨,無人上香,今晨我又去得早,才沒讓旁人看到你。倘不然,像你這般粗大的地龍實屬難見,定是將你撿了往城裏藥鋪一賣,必能賣個好價錢!”
啊,她想起來了。
十年前,也是此婦人,也是這般念叨。
如婦人所言,孟十三亦如昨晚雨夜觀雨不小心睡在洞廟門口,尚在朦朧睡意間便被一貪心賊人抓走,欲將她賣至藥鋪賺些銀兩。
也是她時運佳,正當她被賊人裝在筐裏遞給藥鋪掌櫃估個好價錢,她也急著想人不知鬼不覺幻化成人形自救的法子之際,婦人出現了。
掏盡身上錢財買下她,婦人沒把她抱回家裏,而是抱至郊外離老祖廟不遠的小河邊放了,還念念叨叨讓她往後小心些,莫再被人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