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連爬樹,村裏人都沒有讓他們一家人爬,最終還是攆著出了村子。

“抱緊了自己的浮木,這是從縣城裏麵衝出來的,等這一陣子洪水過去了,我們還是要進縣城告狀的!”

孟東辰的爹,指揮著家裏的男人接住了漂浮下來的木頭,家具什麼的。

回頭路是沒有的了,回去的話就等同於造反,被裹挾著不得不跟著一起造反了。

前進的路,雖然爆發了洪水,但洪水隻是突發的時候看著嚇人,隻要這一波洪水衝到了下麵的村鎮,縣城這邊反而是最安全的,因為縣城的地勢比外麵的村鎮地勢高一些。

趙德舉裹挾著哥哥一家人跟著自家一起舉旗造反了。

趙德舉在得知謝家要跟縣城大戶人家一起造反的時候,極其興奮,這是他改變命運的大好機會。

他比誰都積極,甚至積極到裹挾了哥哥一家人。

大連縣這麼多大戶人家組織起來一起造反,也是被逼的,更是被裴家攛掇的裹挾的。

太子對大連縣下手征集軍費了,征集的重點人群就是這些有錢人,這個消息是裴家透露的,其餘人家都是深信不疑的。

因為太子已經不是第一次這麼幹了!

他們既然是大戶人家,各家都有人在外麵打聽消息,也有相互往來的客戶互通消息。

不反?

不反就等著跟低賤的平頭百姓一模一樣吧!甚至還不如!因為你交少了太子的人,還不一定相信,到時候就是抄家滅族了。

就因為這個,太子確實已經在抄家滅族了很多大戶人家了。

白馬鎮的人,基本上沒有被洪水衝掉的村民。

要跟著造反的已經連夜進山了,極少數不願意造反的,連夜投奔別處的親戚了。

真正付諸行動告密的村民,還別說,真的隻有孟家一家人。

普通的村民,對自己村的村民,有很深的感情,基本上都是宗族之情的。

獨門獨戶的人家,誰家也沒有逃掉三年前的征兵。

更何況一般村民的心理也是,我不告你,你別找我算賬,大家各走各的道,誰也不耽誤誰。

“馬大娘,你們家後麵若是不夠吃的,就過來找我,我老早就在這邊私底下存了不少好東西。”

趙德楠私底下拉過來馬大娘,馬大娘從店鋪回到孟家祠之後,就專心務農帶孫子了。

她家情況比石嬸子負擔肯定重,人多消耗就多,關鍵時期啊。

盡管在她手底下幹活的兩個村的村民不少,但趙德楠真的有感情的,還是馬大娘跟石嬸子。

終究是她的管理層,也是天天幫她守著店鋪的。

哪怕現在店鋪早就關門了,但她私底下還是想多關照關照自己人。

其餘村民,她隻能看著再說,不可能有太多的自己人。

“噓,我們家的糧食也夠吃的,不說了,我們都心裏有數就好,山裏人太多了,我們誰都不能太突出了!”

馬大娘湊近趙德楠的耳朵解釋著,同時也暗暗告誡趙德楠,不能太好心了,別惹人眼紅。

“確實這樣,進山的人這麼多,本來就很亂,誰知道下麵還遇上了山洪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