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情感張寶同
詩意情感是一種純淨如水、超然無我的內心情感,一種從容而流暢、平實而寬厚的處世風格。它像一股清純與溫熱的暖流,滋潤著人們去營造至善至美、至純至真的心境,並為沐浴他人與自我的生命之光而由衷地欣喜和感激。
詩意情感的極致是道德操守的心靈自律。這種自我約束的內心品質是一切道德和美德的根本,是社會教化與自身文明的顯著標誌。一個人沒有這種情感,就不可能到達自我理想的境地。
詩意情感中流動的是純真的良知和理性。它不會因為盲目的情緒衝動而放棄道德上的約束,更不會因為一時的焦躁和激怒而失之過甚,鑄成大錯,而是會用一種寬容與自律的心境審時度勢,潔身自守,去做精神的強者。
走在繁華與喧鬧之中,眼前總有太多的誘惑。期望著物欲的滿足和精神的享受,忍不住要設計起自我的擁有。也許無法擁有許多的物質財富,但能擁有一個平和美好的心境。而這種平和與美好的心境就是幸福與快樂的秘訣。
在夢中也好,不在夢中也好,總是渴望著浪漫與新奇,但生命的追求卻有種種的遺憾。也許會在花前月下失去夢中的橄欖樹,也許會在稍縱即逝間錯過久盼的風景,但失去的美麗仍會在心中釀造著美妙的詩情。
心懷詩意的情感,就不會為名利地位改變自己,也不會趨炎附勢、曲意逢迎地委屈自己,因為依靠人格與道德的力量,就能光明磊落地活著;因為隻要付出了汗水和心血,就能在這個世界上生存。
與人為善是詩意情感的品格。寧願深深地委屈自己,也不肯去輕輕地難為別人。從不涉足他人的心靈禁地,也決不強人之所難,背人之心願。追尋的是心靈的默契與溝通,即使對待仇人,也會在密密的雨中為對方撐起一把溫馨的紅傘。
也許成不了一個偉大的人,但卻能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人活著,就該體現生命的價值。盡管生活中仍有艱辛與醜惡,但世界依然美好,生命彌足珍貴,唯有采天地之正氣,蓄生活之美好,珍藏於心,傳達於人,生命才會充實絢麗、珍貴無比。
失去未嚐不是機遇張寶同
在我剛上初一那年,我們所在的鐵路工程處開始大批招工。凡是本單位的職工子弟,隻要身體健康,年滿16歲者均可應招。如果你未滿16歲,隻要去到派出所找個熟人就把年齡改了。那時,找工作都是趕機會,要不,好多人在農村插隊五、六年了還一直在等待機會。況且,鐵路單位的工資高,待遇也不錯。
這樣的大批招工是十多年中的第一次,人們都不想錯過機會。一時間,整個家屬區裏忙火起來,托關係,找熟人、改戶口,請客送禮。哥哥也把我的戶口拿走改了,所以,我的年齡在一天之內長了兩歲。可是,體驗時卻出了麻煩,工程處負責體檢的醫生說我有嚴重的心髒病。於是,哥哥又帶我去了縣醫院進行體檢。而縣醫院的體驗表明我的心髒沒有任何問題。哥哥把縣醫院的體檢證明拿給負責招工體檢的醫生看,可他們死活不認。我認定他們是在卡我,要毀我的前程,氣得我要拿刀子去找他們說理。可是,家裏人把我攔住了。看著同學們背著行裝,在車上揮別家人那副喜氣洋洋的情形,我就躲在站台的一角暗自抹淚。
可是,很快就傳來了那些同學們各種各樣訴苦的來信。說鐵路工地上的活很累,整天砸石子,挖土方,拉車子,抬水泥板,累得晚上盡做惡夢。於是,我一直灰冷的心才開始好受一些。接著,又聽說在推薦新工上技校的考試中,一百多個考生中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於多少。這讓我感覺真是有些不可思議。
後來,我上了高中,下了農村,又上了大學。一次,我利用暑假去看望姐姐,看到許多過去的同學,他們和父輩們一樣,穿著厚實的工作服,在酷暑之下采石修路,揮汗如雨。當然,也有的人當上了護理員、電工、司機或是修理工。但是,我還是為他們感到遺憾:要不是為了找工作急著上班,他們現在即使不上大學,至少也已經高中畢業了,文化水平和人生境界也會大不一樣。每每想起此事,我就暗自慶幸:我那次沒當上工人,實在是老天賜福,給了我一生中一個最了不起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