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逐漸的落下了山峰,天邊的雲霞給河對岸的樹林染上了一層彩光,那寬闊的大河湧著浪濤在晚風中奔向了遠方消失在了天際,河中間的濕地上有一些白鷗正在愜意的覓食,還有一些翱翔在那天空中互相嬉戲,河中的小魚有時躍出水麵泛起點點漣漪,河邊的沙灘上那白淨柔軟的沙子上偶爾長著幾叢蘆葦,那被綠樹環繞的村莊也漸漸升起了嫋嫋炊煙,
在那河畔的沙灘上一個少年正在欣賞這無邊的美景,夜幕逐漸的降臨了大地,那天邊的啟明星也露出了星光,一鉤彎月悄悄掛上了枝頭,那少年就這樣獨立在天地之中,好似與這萬物融為了一體,亙古歲月以來就是這般,就這樣也不知道過了多久,
少年的雙眸好似那山中的清泉純淨湛徹,又好似這蒼穹星空寧靜深邃,那挺拔的身軀如那山峰般佇立在天地間,水風吹過河麵拂動衣衫,那少年的嘴角泛起了一絲微笑俯身拿起放在沙灘上書籍,正是自古流傳的漢學經典中庸老子,少年踏著月光向著村莊走去,小溪的水麵上正是在那月光照灑下樹的枝影,
穿過環繞村寨的小河到了村中央的一個院落,院子的大門早已不知經過多少的風霜雪雨,門上的朱漆早已斑駁不堪,推開大門是一個十分寬敞的院子,月光似水一般瀉滿了院落,院子裏種著七八棵梧桐樹,最裏邊是一排五間的茅草屋子,正中的堂屋裏燭光明亮,一個中年的女子正在燈下縫補衣裳,看到少年回來說道“又跑哪裏玩去了,快來吃飯,飯菜都已快涼了“,那少年笑道“去寨外的河灘上玩了,爹爹呢,”女子答道“去青雲觀找張道長了,晚些時回來,“桌子上放了一個饅頭一份蘿卜菜,
少年坐下吃完飯菜就著這燈光月光看起書來,不知不覺屋外已經是漫天星光,銀河垂地,少年放下書籍對那女子說道“娘,孩兒先去睡了”那女子道“早點歇息吧,注意蓋好被子,小心著涼”少年笑道“娘,等爹回來,你們也早點休息,”說完進到西邊的屋子裏自去睡了,月光透過窗戶灑在床前,
少年就枕著這輕柔的月光進入了夢鄉,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迷糊中好像聽到窗外風吹動樹葉的聲音還有爹爹的說話聲“????天陽今年已經十五歲了,該去?????了”,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向大地,樹上的麻雀開始歌聲清揚,院子裏傳來掃地的莎莎聲,這是母親很多年的習慣了,少年起床走到院子裏微笑道“娘,又起這麼早啊”那女子說道“恩,快去洗臉吧”那女子把掃在一起的落葉點著,早晨的落葉沾滿了露水燃不起明火,帶著一些葉子的清香升起一縷煙霧,飄散在這清晨碧藍的天空中,那少年洗漱完後又開始拿起書籍看了起來,清晨的微風送來田間的芳香,陽光逐漸的開始燦爛起來,小草也開始舒展腰身,
少年也沉醉在這書中美妙的思想境界中,這時正看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少年的心中感到一片清涼,正在這時大門吱呀的一聲被推開了,進來一名中年男子,少年看到中年男子笑道“早上又去那裏了,爹爹”,那男子看著少年也微笑道“天陽,這麼早起來看書,為父甚是欣慰”,
原來這少年名叫張天陽,那男子正是張天陽的父親張溪橋,張天陽答道“看這些書籍心裏總是很快樂,”張溪橋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你能從這當中感受到快樂輕安,已經初窺這當中的門徑,下一步就是要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最後達到內外清明,從心所欲,隨處體認天理之境,至於再向上則玄之又玄,不可道,不可說,非言語可以表達,然而空談境界有害無益,所有一切都是靠自己一步步證出來的,知行合一方能精深純粹,為父這麼多年為生活奔波,欲念難平,樂之者亦不能達,今老矣,此生進境無望,天陽勉勵哉!”
張天陽聽了父親的話在內心深處有所觸動,卻又說不明到底是什麼,看著院中枝葉繁茂的梧桐樹正在晨光中搖曳,碧藍的天空上幾朵白雲正在飄蕩,花草樹木正在陽光晨露的滋潤下無言生長,好像有什麼東西在自己心中一閃而過,
卻聽父親接著說道“人生短暫,忽然而已,惟有這天地日月,江海山川,萬古長存,人生一世與之相比,不過須臾刹那,過去後了無痕跡,什麼也留不下,縱觀整個人類的存在在我們看來悠久深遠,然而與之相比卻也不過彈指一瞬,如此這般,那我們在這世間將如何自處,這是當年我的老師問我的話,可惜這麼多年我始終沒悟出一絲答案,聖人雲朝聞道,夕死可矣,希望你能有所收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