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太子殿下已然悔過,還讓人熬了雞湯給陛下請罪呢!”
周晟睜剛開眼就聽到了這麼一句話,含糊地唔了一聲,揉了揉有些因為勞累過度而酸脹的右手,開始接收記憶。
他叫周晟,是時空總局心願部的工作人員,專門替下場淒涼的委托者完成未了的心願。
委托者是大周第四代帝皇——靖安帝。
原身自幼為儲君培養,從小受到的教育讓他對這個王朝有著非常強烈的責任心。簡單來說就是大周是他的天,是他的地,是他生命中的四分之三。
在政期間,原身化身為工作狂魔,實行減賦役、招墾、勸農桑、興水利、興科舉、設學都、善堂、醫館等等一係列政策。大大減輕了百姓負擔,穩定社會秩序,恢複和發展農業生產,讓大周遙遙領先別國。
這樣的帝王可以說是一位明君,唯一不幸的是,原身天生子嗣不濟,與子孫後代無緣,培養的儲君周永琰是個白眼狼。
準確來說,周永琰隻是一個爹娘勢弱的宗室,也就是原身表裏之外,近乎沒啥血緣的侄子。
原身而立之年,經周永琰爹娘同意,過繼了剛出生的周永琰,和安皇後當成自己的孩子兼儲君來培養。
親生兒子在享福,當爹娘的卻在苦哈哈地為生計發愁,周永琰的雙親心理扭曲了。在他們的有意安排下,周永琰八歲那年得知身世,覺得原身夫婦是拆散自己和雙親的強權惡勢力。
對他越好,在他眼裏就是心虛愧疚,隻有對他好,才能彌補他們所犯下的‘罪’。在他做錯事對他嚴厲時,在他眼裏就是‘看吧,果然不是親生爹娘,才會如此對我’。
總之不論原身夫婦如何對他,在他眼裏什麼都是錯的。
周永琰就這樣一直隱忍著原身夫婦對他的‘不好’,利用著帝後對他的信任下毒,一邊暗中和雙親來往。
到了十六歲時,周永琰終於‘忍’不下去了,加大了毒劑,在他們臨死前終於露出真麵目,活活把兩人氣得毒發身亡。
周永琰登基後,利用鐵腕手段(誰諫言殺誰),封雙親為太上皇和皇太後,自此開啟鐵血帝王生涯,走上人生巔峰。
周晟:……
這種白眼狼,直接掐死算了。
原身的心願:讓安皇後平安一生,給大周培養一位合格的儲君。至於周永琰,既然他覺得是原身夫婦拆散他和他的雙親,那麼就讓他回到自己原本的生活。
今年周永琰已經十歲,之所以來請罪,是因為昨日偷偷跑出宮外見了雙親,被原身發現後禁了一個月他最愛吃的黃酥魚。
原身不知道他出宮是見周父周母,禁食的目的是希望他做事要考慮後果。
畢竟一個剛年滿十歲的孩子,私自一人出宮,是件很危險的事。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讓周永琰覺得人在屋簷下的身不由己,開始起了殺心,帶了盞有毒的烏雞湯,親自來給原身‘賠罪’。
接受完記憶,周晟這才對一旁的劉公公道:“太子有心了,讓他進來罷。”
隨著宣見,一位頭上束著鑲紅寶石玉冠,著金黃色太子蟒袍的周永琰走了進來。
在原來的劇情裏,原身看到周永琰請罪,內心感動之及,連試毒的流程都沒走,直接喝下了那盞帶毒的烏雞湯。
彼時的周永琰心機還沒那麼深,身邊可用的人不多,現下用的毒,還可用銀針試出來。可以說若不是原身夫婦太過信任周永琰,僅憑這種漏洞百出的手段,根本沒法下毒。
而後,周永琰下過幾次毒後有經驗了,這才開始換成難以用銀針試查出來的毒。
不過那是原身,如今的周晟可是性轉版鈕枯祿氏·周晟。
見到周永琰,周晟淡淡掃了一眼,徑自批閱奏章。
這還是周永琰第一次被周晟如此冷落,心裏莫名有些不安,但更多的是深深的恨意。
也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場麵的劉公公,心裏有些納悶,平常陛下可不會這樣的,但還是幫忙地圓場,“陛下,太子殿下給您來請罪了。”
周晟這才抬起頭:“請罪?”
周永琰壓下心中恨意,扯了扯嘴角道:“兒臣私自出宮,讓父皇和母後擔憂,是兒臣考慮不周。”
說完,周永琰等著周晟如同往日那般,虛偽地演一番父慈子孝,再來裝模作樣地跟他講一對大道理,他也可以趁機避過內侍試毒。
周晟似笑非笑看著周永琰,“朕聽說你帶了烏雞湯?”
周永琰心中一喜:“回父皇,這是兒臣讓人用小火熬製,最是滋補。”
周晟並不打算配合周永琰的演出,話鋒一轉:“政務繁忙,太子代朕喝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