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名“白蓮六世”上下卷已由百花洲文藝出版社發行)內容提要:
本書並非武林中的拚鬥打殺,它講述的是一個武功卓絕的現代大俠的故事。
幼年的陸劍鳴正逢“非常”時期,父親被迫害死,他和妹妹隨母親下放到大山深處一個叫鄔家衝的小山村……在那裏他遇到一位身懷絕技的老人,後來成了他的師父,陸劍鳴也因此成為白蓮派的第六代傳人。
母親去世,師父病亡,陸劍鳴和妹妹先後回到他們出生的城市。他從不顯耀功夫,智勇解救被劫持的人質,解圍賣瓜老人,扶持寡弱祖孫,巧勇懲治村霸市霸,協助記者闖險境采訪,為主持正義的記者解危,為貧病弱者治傷,打擂挑戰當代武林頂級高手……他對懲腐、解決城市特困住房,對宋江、嶽飛、李自成等曆史人物,對已經定論的古詩詞的注釋都有他獨到的見地,對社會、人生、錢財有自己的思維方式……
小說將給讀者帶來一種全新的感觀和啟迪。小說分上、下卷共85萬字。
清朝乾隆末年,民間盛行白蓮教,陝西、河南、山東、安徽及南方諸省教眾紛紛起事。
嘉慶元年,湖北白蓮教首領王聰兒、姚之富聚集教徒攻城掠地,專同官府豪強作對,數次擊潰追剿他們的清兵。擊斃清護軍統領阿爾薩瑚、禦前侍衛惠倫,王、姚義軍擴展到三萬餘人。
嘉慶三年元月,王聰兒、姚之富率部眾直逼西安,全陝為之震動。清庭視王、姚為賊中首逆,急調重兵圍剿。幾次大戰,義軍損失慘重。清兵一鼓作氣,集中優勢兵力,將王、姚餘部圍追堵截至湖北鄖西的三岔河。
這三岔河兩邊俱是高山峻嶺,王、姚餘部被圍在兩個山梁上。當清軍獲知王聰兒和姚之富被圍在名為卸花坡的左邊山梁上時,便集中全力攻擊。兩個人在突圍無望的情況下,與數名心腹兄弟跳崖自盡。
清軍從溝口繞到崖底,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尋到六具屍體。除王聰兒是女子、易於辨認外,其餘五人均衣衫破爛麵目俱非難以識別。官兵挑了一具年齡與之相仿的、算是姚之富屍首,便打著得勝鼓撤兵邀功去了。
其實姚之富並未死。他從崖頂跳下時,被一株長在岩縫中的大鬆樹托住了。那樹枝又將他反彈起來,也是他命不該絕,此處懸崖上正巧有一道五、六尺寬的石縫,縫裏落滿了枯枝敗葉,隻是在身子落下時,頭被岩石重重地撞了一下,頓時昏死過去,卻躲過了清兵的搜尋。
姚之富在岩縫裏昏睡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傍晚才醒過來。見四下無動靜,就慢慢攀下岩來。他發覺自己背著的包裹居然沒有丟,打開一看,裏麵還有十錠黃金,二三十兩紋銀,一枚“白蓮教湖北討清義軍”的木刻大印和一柄匕首。為防萬一,他將那枚印藏在一個岩洞裏,做好了記號。乘黑摸到溝口,找到一家農戶,胡亂吃了一頓,討一件舊衣裳換了,留下一塊銀子,便離開了這是非之地。
一路上,他想好了將自己名字改為饒雲田,饒與姚偕音,之改為雲,富取下方田字。
他知道家鄉是回不去了,而且離得越遠越好。於是曉行夜宿,避開市鎮,經鄖縣,過武當山,繞過襄樊至宜城。改水路乘舟順漢水下,彙入長江直至江西九江,又換舟入鄱陽湖到了南昌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