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取決於人,而人性,則是人的本質,性善性惡之論,將從根本上決定禮的走向,如若追求性善之論,則禮為保護本心,使其走在正道,恪守規則,使社會和諧,天下共存。若是以性惡論來看,則禮是矯正人倫,使天下百姓知善惡,明是非,走正路,二者之間,互依互存,卻又水火不容,你說,性善性惡之爭,難道不是禮嗎?”
“這……”鄧飛啞口無言,隻好連連告饒。姬君也不糾纏,淡淡地回過頭,看向下方:“還是看看,這些小子的表現吧。”
下方的弟子們已經吵成一團,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
李出雲選擇了性惡論的這一方,對於他來說,經曆了那麼多的事情,也很難再回頭承認性善論,不過大部分的人都站在了性善論的這一方。包括田超,也因為性善論支持的人多,選擇了加入他們,這些剩下的人,都是堅定不移的性惡論的支持者。
性善論之中,皇甫奇也是核心人物,搶先發言道:“我儒家先賢,孟子曾經提出過性善之論,古往今來也有無數的例子證明,孫叔敖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吧?年幼的孫叔敖是一個好孩子,他勤奮好學,尊敬長輩,孝敬母親,很受鄰裏的喜愛。
有一次,孫叔敖外出玩耍,忽然看到路上爬著一條雙頭蛇。他以前聽別人說,誰要是看見兩頭蛇,誰就會死去。孫叔敖乍一見這條蛇,心中不免一驚。他決定馬上把這條雙頭蛇打死,不能再讓別人看見。於是他拾起路邊的大石塊,打死了雙頭蛇,並把它深深地埋起來。”
“你看,孫叔敖並沒有接受過別人類似的教育,可是他在自己即將死去的時候,還在為其他的人著想,這難道不是人心本善?這難道還不能說明性善論的正確嗎?而性惡論,卻敢強調人性本惡,難道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凶神?都是煞星?”
皇甫奇這一番話,得到了性善論一派得大力支持,眾人齊聲歡呼:“彩!”
由於性善論人多勢眾,氣勢極大,性惡論這一派得弟子們都有些難以招架,一時之間,唯唯諾諾,半晌也說不出來話。
李出雲回頭看了看同方的弟子,搖了搖頭,站起來昂聲道:“皇甫兄所言非也,你所謂的孫叔敖,也是因為從小接受了教育,懂得犧牲自己的大義,這才有了這麼一個故事,可是所謂的性惡論,也並非是說大惡,大凶,在人世間,大凶大惡之人,數量也不是十分的多,而更多的,則是小惡。”
“對於玄黃界所有生物,包括我們人族在內,因為要生存,而掠奪又是獲得資源的最佳途徑,所以,當麵對掠奪,“惡”就產生了,形成的對立就成了“善”。森林法則出現了。就算是當年神巫二族統領天下,也是紛爭不斷,這,就是競爭。”
“”玄黃大陸,雖說看起來廣闊無垠,但事實上,就算是陸沉之前,也猶有盡頭,有盡頭,就有資源的限製,想要獲得更多、更好的資源,那麼掠奪將必不可少,自然,“惡”也就成了必備屬性。”
“我再舉個例子,在一窩狗剛剛出生時,把它們全部放在一個籠子裏,不給他們吃的,用不了多長時間,他們因為饑餓就會自相殘殺,當最後活下來的那條狗,它將會是最凶猛、最完美的狗。可是如果將他們一個個放出來,給足食物,訓練他們讓其不得廝殺,很快,這群狗就會變的極為溫順。”
“荀子,乃是我儒家推崇性惡之論的先驅,他從人的感官欲望、權勢欲望的無止境說明了人性惡、人本性好利。由於人惡的本性,社會道德因此淪喪。但是,荀聖的主張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使人的欲望得到滿足,在生活中要時時刻刻抑製人惡的本性,同時,他主張矯正人的本性,化性起偽,最後達到善的境界。”
“而如今諸位同窗風度翩翩的坐在這裏,坐而論道,而不是衣不蔽體,在路上與行乞之輩為了嗟來之食而相互撕咬,不正是性惡論的完美體現嗎?”
“諸位不是凶神,不是惡煞,不是因為人性本善,而是因為我儒家之禮已經深入人心,幫助諸位去除心中之惡,以求善道,諸位以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