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魔胎(1 / 2)

時光匆匆,終於到了李出雲離開的日子。在這最後一個月的時間裏麵,李出雲著重將整個金陵的政權再次收束,全部歸於董其凡的手中,或者說,歸到了登雲府的手中。如今的錦衣門,隻能成為董其凡手下的木偶,任憑驅使。城南和城北的防務,執法,悉數由登雲府負責。經濟方麵,鄭家近些日子運輸的貨物總是在離金陵城不遠的地方遭到打擊,次次都是人亡貨丟,損失十分慘重。關鍵是每一次血酬堂是真的下手,極為狠辣,就連城主府負責護送的人也是死傷慘重,鄭家人雖然難受,但是看著城主府那一個個傷員屍體,也不好說些什麼,隻能怪自家倒黴。縱使有些懷疑,看著董其凡天天在城主府門前掛著白布,紀念死去的城主府兄弟,僅存的一點懷疑也盡數消散。鄭家哪裏知道:城主府派出去的都是些外層人員,特地挑選出的一些離心離德的人,他們的死,隻會增強城主府的凝聚力。

李出雲等人易容過後,跟在董其凡後麵悄悄地趕到金陵城的正中,一個有著巨大高台的廣場,其上已經站滿了人,董其凡將三人悄悄送到廣場,便朝著高台走去。

董其凡畢竟是一城之主,而不是蘇京域域主,在這樣一個大事麵前,還是得域主出麵,來給眾人做最後的動員。

蘇京域域主姓樓,名叫樓廉,據說是當年樓廉的父親,是清廷一個著名的貪官,最後被法律製裁,追悔莫及,給自己的兒子起名為廉,希望其以後公正廉潔。樓廉也確實沒有辜負他老爹的希望,相當廉潔,可是在玄黃一朝,廉潔是無法幹事的,雖然其做了蘇京的域主,可是手上毫無實權,蘇南一半,盡數掌握在董其凡的手上,蘇北五城,也是各為其政,隻能在這樣的場麵,擺一擺一域之主的威風。

望著台下的眾人,樓廉心神激蕩,難得的一次出風頭,自然要好好顯擺顯擺,用盡全力吼道:

“各位!我蘇京奪天一戰,曆來便是前三,上次卻被粵州,天津,鬆江三域搶了風頭,我蘇京顏麵何在?今日,爾等便要前去參加奪天之戰,為我蘇京,爭奪臉麵和資源,你們說,有信心嗎?”

底下的眾人沸騰起來,齊聲吼道:“有信心!”李出雲直被吵的腦子發暈,連忙遮住耳朵,對著一旁的嶽雙雙李泠風吐槽道:“這貨別的不咋地,氣勢還挺足,可惜,是個銀樣蠟槍頭。”

嶽雙雙也捂著耳朵,一雙大眼眨巴眨巴,不理解李出雲何出此言。

“你看這貨,堂堂宗師,雖然氣度擺的很板正,可是卻是個沒實權的,你猜他為什麼沒實權?明明修為這麼高。隻能有一個理由,這廝,三權一個都抓不住!你說,那還不是銀樣蠟槍頭,是什麼?”

李出雲和二人聊笑之間,樓廉已經講完了話,大手一招,廣場地上突然升起一個法陣,光芒一閃,眾人便被籠罩在其中,一下子便不見了蹤影。

一眨眼的功夫,眾人便來到了另一個廣場,與方才的廣場相比,這個廣場更大,更豪華,同時周圍的人,也變得稠密起來。

李出雲盯著那高高的華表,喃喃道:“這大概就是安天門了吧......”

“安天門”,是當年明帝修建,清帝統治時期在進行加固修繕而成,取意“受命於天,安邦治國”的意思。體現了當時的統治者希望得到上天的眷顧,並按照上天的旨意治理好國家的意願。可惜,兩朝的帝君都不是什麼好鳥,否則也不至於短短百萬年間,便被玄黃帝君給奪了江山......

安天門占地麵積 極廣,通高十丈有餘,在清廷重修後又增高了半丈。

城台下部為漢白玉須彌座,上部為城台主體。城台正麵開有五間鍋底券門洞,正中為禦路門,最寬最高,其餘的門洞尺寸自中央向兩側遞減。

城樓麵闊九間,進深五間,重簷歇山頂,頂上覆蓋黃色琉璃瓦。無不體現了皇家的九五之尊。“九”這個數字在安天門之中隨處可見,如城樓麵闊九間,簷角小獸九隻,門窗共三十六扇,為四“九”,城台券門每扇門的門釘為九九八十一顆,為九九之極等,以喻天數。

安天門是明清兩朝皇城的正門。凡遇國家大典、如皇帝登基、冊立皇後、冊立太子、命將出征等,都要在安天門城樓上舉行隆重的頒詔禮。

到了玄黃一朝,安天門前的廣場,曆來是玄黃帝君聽政之時,朝臣位列的地方,當年李出雲遍覽群書,見到書上對安天門那宏偉的描寫,不禁心馳神往。最大的目標就是能夠登臨安天門前,看到玄黃帝君的容貌,這也是作為一個普通人的最高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