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把一口氣給順回來,李出雲氣的破口大罵:“什麼狗屁玩意?為什麼不早說啊,老子剛剛在台下你不說,這邊要開打了你才說,你是故意要憋死我是吧,這時候我要是一口氣順不過來對麵這貨就給我捅了,真是害死人不償命。”李太白老臉一紅:“事情緊急嘛,哎他出手了......有什麼話等會再說。”話還未說完,李正已然先行出手。
雖然看著對麵這位風度翩翩的公子哥突然憋的滿臉通紅心裏非常奇怪,但是李正並沒有多想,而是幹脆利落地出招,李正並沒有像之前爭鬥的幾位選擇武器架上的武器,而是自備的武器,武器長相極為奇特,其柄形與槍矛一樣,長在一丈二尺左右,偏是那武器前端,頭部有一隻手,竟為鐵精鑄造而成,食指和中指並攏伸直,其他三合攏,作劍指狀,手中掐著一隻筆,一端尖銳,一端圓鈍。發力之時非劈、非砍、非崩、非撩、非格、非洗、非截、非刺、非攪、非壓、非掛。卻是如同老工匠使錐子一般向下紮。靠那橫握著的筆頭傷人,雖然造型奇特,手法滑稽,但是威力卻極為強大。李出雲雖武功出眾,但是對於兵器所通有限,隨意選了一把長劍迎敵,麵對這個奇怪的兵器,是進不得退也不得,有好幾次,長劍劍脊被筆尖砸中,那凸起的劍脊之上落下了幾個極為明顯的凹坑,場麵竟隱隱有著一邊倒的勢頭。
劣勢的一方居然是李出雲,見到這般場景,不僅僅是金家父子笑得幸災樂禍,就連看台上的李家本族人,也露出了失望的神色:一個被家族捧為同輩前三的天才,真正上台卻被一個旁支打的毫無還手之力,這不是在打主脈的臉麵嗎?
金禪嘴都咧到耳朵根了,派頭卻做的十足,一副“我很痛苦”,“我很惋惜”的樣子,沉痛地道:“看來我們金家確實是比不上李家,連一個旁支都如此出色,連號稱同輩第三的人都難以招架,看來李家真的是臥虎藏龍,而我金家卻連一個這樣優秀的旁支都找不到,唉,慚愧慚愧。”金明禮眼珠一轉,看著老爹這一副苦苦憋笑的表情,心下還不了然:“是啊爹,我們金家真的是太弱了,爹你別擔心,兒子回去就努力修煉,爭取早日能達到李家旁支的高度。”父子倆一唱一和,說的李家每個人都是氣血上湧,麵露不忿,然而卻沒有任何話說。
人家說的這都是事實啊,本以為李出雲能輕鬆贏下,沒想到卻是李正摧枯拉朽一般,所謂主脈,所謂同輩第三,就這?
此時的李出雲可沒時間關注別人怎麼看自己,他這時候正忙著聽李太白講解這破兵器到底是什麼來頭,聽完李太白的描述,李出雲才知道原來此物名叫禹王槊,相傳,禹王槊為大禹治水所留,為開山工具和鎮妖法器。禹王槊有四種造型,基本形狀是一根鐵棒的前麵鑄有一隻手,二指前伸或拿著一枝尖端向前的筆的叫做“指”,五指伸開的叫做“掌”,緊握拳頭的叫做“拳”,拳頭中橫握一根雙頭鐵釘的叫做“橫”。連在一起取其諧音就叫“執掌權衡”,以顯示為民除害的大禹的神聖。如今李正手上的這一把,便叫做“指”,原本禹王槊是以力破人,沒想到李正卻另辟蹊徑,以大力量如開山劈砍,勁力傳到筆尖時則化為巧勁,或砸,或紮,若是平常的禹王槊法,要破之倒也容易,無非是打蛇纏棍上,縮短二人距離,使這長兵器無用武之地。可是如今李正運用巧力,牢牢地掌握著距離上的優勢,將李出雲前進的空間封死,隻能招架,想要從這密不透風的攻勢中脫身而出,實在是難於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