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重八,即朱元璋,在網絡評價上,是和秦始皇帝、當今華夏開國者李德勝齊名,號稱得國之正無出其右者的三人。在部分推崇者心中,甚至評價更高,其本身從一個和尚、流民的身份,最終君臨天下的事跡,更是激勵了無數華夏人。
但是此刻的朱元璋還很年輕,看上去隻有二十來歲的樣子,可是目光冷靜、深邃,神態從容,已經有了首領的氣質。望來的目光中帶著審視,拱手道:“鄙人朱重八,不知各位前來有何要事?”
“還真是有要事,我是牛二,這位是你們明教的法王韋一笑,來你們這裏,是想要找到能真正再造華夏、驅逐蒙元的真正英才。若你們當中,有符合我要求之人,也許我能送你們一場可以留名青史的大富貴呢!”
牛永基笑著說,目光在朱元璋和他身邊的湯和、徐達等人身上掃過,也不知道這個時候常遇春有沒有來到這裏。
“拜見韋法王!兩位請!”
朱元璋等人先是和韋一笑見禮,然後邀請兩人進入營寨。現在的朱元璋已經單獨帶軍,隻不過他現在名義上還屬於紅巾軍的下屬,上麵也有名義上統領他們的頭領。
不過這種統屬,更多的像一種同盟,各個起義軍之間,並沒有太強烈的上下統屬關係,彼此間之間更像盟友。
牛永基跟隨著朱元璋等人進入營寨,同時在觀察著未來大明的開國皇帝,他長相平常,可是周圍的軍士、將領對他都有發自真心的恭敬,並沒有因為他的年輕就有什麼怠慢。
在原著中,朱元璋奪明教的權好像顯得張無忌多麼委屈,但根據曆史和自己親眼所見,牛永基心想,像張無忌那樣猶豫不決的人不可能成就大事。江湖廝殺和軍陣對抗是兩回事,而帶領華夏人驅逐蒙元,張無忌那樣的性格,也許更得女人心,但是卻難成大事。
牛永基不斷觀察著,其實朱元璋等人也在注意著。各地大部分的義軍這時名義上還屬於明教統領,對韋一笑這個法王陪同的貴客到來的用意,他們還有些摸不準。
“請!軍中簡陋,略備薄酒為兩位接風。”
朱元璋等人帶著韋一笑和牛永基來到一座營帳前,邀請兩人進入後,這裏已經上了酒菜。牛永基看著不由得笑笑,華夏這自古以來在酒桌上談事情的習慣,還真的是根深蒂固。
牛永基和韋一笑入席,酒過三巡後,牛永基直接從私人空間裏拿出天子劍,橫在酒桌上,指著開口道:“這就是天子劍,想必你們應該有所耳聞。我和韋法王已經走訪了不少地方,希望能為它找到明主。明天,你們將軍內所有將士都召回來,挨個試驗,隻要有人能提起此劍,牛某當助其成為天下共主。”
“這就是天子劍?”
朱重八的眼裏冒出精芒,仔細打量。而徐達他們更多的注意力卻放在牛永基身上,不知道他如何憑空拿出來。
“對!明天開始,先從下麵的小兵開始,把大家都叫在一起,看看你們這裏有沒有符合天子劍要求的英主。”
牛永基說著,目光落在朱元璋身上,看得出來他對天子劍非常動心,但是卻也是相當克製,並沒有伸手。倒是旁邊的徐達嬉笑道:“那先讓我試試,看我能不能提起它。”
徐達說著就在眾人的矚目中,來到牛永基身旁,伸手握住天子劍的劍柄。旋即他的臉上露出驚詫的神態,隻見天子劍紋絲不動。牛永基看到朱元璋好像鬆了口氣,如果真的被自己的手下提起來,不知道他會做何感想?
“果真和傳言中一樣,重逾千斤!”
徐達向朱元璋、湯和等人點點頭,這天子劍的傳言早就傳來,大家都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但現在徐達嚐試後,總算是眼見為實了。隨後桌上義軍將領的目光都落在朱元璋的身上,若說有人能提起天子劍,那非他莫屬了。
“喝酒,諸位喝酒,明日我集合全軍,再為天子劍尋找明主。”
朱元璋招呼著,他雖然有自信,可也沒多大的把握提起天子劍。此時天下紛亂,義軍眾多,誰是草莽英豪,誰又是真龍,他可不敢保證自己就是。
但是牛永基知道,這個世界唯一可能提起天子劍的人,隻可能是朱元璋。所以他開口道:“你們可以發出消息,邀請明日能趕來的人觀看,也可以邀請附近民眾觀看,其中若有男子願意嚐試,也不妨讓大家見識天子劍的不凡。不用擔心投靠蒙元的武林人士搗亂,有我坐鎮,誰想死就來搗亂。”
“是,牛少俠放心,我們一定把能請來的人都請來。”
朱元璋當場答應下來,就算不能為天子劍找到主人,他也可以借此擴大他的影響力。
次日,營內校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