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是羅源最堅決的擁躉。
看到孟美質疑羅源,便忍不住站出來為他說話。
而且,她的語氣可就不太好了。
“孟總監,羅源這兩塊料子是我們一起合股買的,你們萬雄再有錢也不可能將所有好料子都吃下來吧!賣不賣還要聽我和那個胖子,以及錢老板他們的呢!”
聽了這話,孟美臉色才好了點。
原來,人家羅源其實是有苦衷的。
立即,她心中閃過一絲歉意。
公司賬麵上資金才五千多萬,的確不充分,而且眼下還都在她的手上。
之前羅源還表示,一旦韓章看上什麼好東西,可以動用他的私人賬戶。
她雖然不清楚眼下羅源手上究竟掌握著多少資金,但是俗話說得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既然羅源能夠被王家父子如此重視,那肯定就不會太普通。
恐怕人家也是因為知道公司資金有限的原因,想要用私人的資金幫襯一二。
這已經很是難能可貴了。
孟美覺得自己似乎錯怪了人家。
如果羅源隻是個認錢不為企業發展的主,孟美甚至就有立馬辭職的打算了。
當然,孟美也沒有想過要道歉,隻是暗暗下定決心,以後在工作中必須更加盡心竭力。
就在二人談話的工夫,台下瘋狂的叫價已經結束了。
吳丹拓的那塊毛料最終被來自南都的王東以一億零五十萬的高價收入囊中。
羅源大約估算了一下,這價格拿下,王東不算太賺。
畢竟,冰種和玻璃種一個級別的價差就不隻是一倍那麼簡單。
再加上顏色的問題,這個差距就更大了。
雖然這塊料出成品率很高,但一個冰種綠底的鐲子市場批發價也就在十幾萬,一百個鐲子才一千多萬,這塊料子再大也出不了一千多個鐲子,七八百倒有可能。
加上一些牌子和掛件,也就勉強值這個價。
在翡翠賭石上,有個原則,就是看到多少買多少。
最多根據各自的判斷,稍稍上浮一點價格,但也極其有限。
畢竟,是要承擔巨大風險的。
賭石,賭石,賭的就是各人的判斷力。
真正的高手,都不會真的孤注一擲。
吳丹拓這塊料子隻切了一麵,花這麼多的價錢買這塊料,其實風險不小。
羅源不知道的是,大家之所以如此追捧這塊毛料,他才是始作俑者。
正是他剛才那塊二點八億的天價料子把場子給炒熱了。
加上王東铩羽而歸,就對這塊毛料誌在必得,心理價位被無意識地抬高不少。
何況還有一個作為東海商圈代表的錢老板助攻,最後就出了這麼一個偏高的價格。
經常參加拍賣會的人大約都知道,在拍賣會的前十幾件拍品一般都是小品,用來預熱,調動買家情緒。
就拿翡翠舉例。
一般先拿一些糯種的成品出來,成交價不高但舉牌率很高。
拍賣行要的就是熱烈的氣氛,調動買家的參與度和積極性。
等大家的情緒都被調動的差不多了,然後才是相對好一點的糯冰種或者綠色好一些的翡翠出現。
這時候是非常考究拍賣師的水平了。
好的拍賣師在這時候會完全調動全場的節奏,連續抬價,讓買價爭先恐後地競價。
經過拍賣師不斷的拉升價位,場內的氣氛勢必異常火爆。
這些較好的翡翠可能成交價格往往比市場零售價高出不少。
在這種氣氛下,真正的重頭戲冰種陽綠的翡翠才隆重登場。
此刻,眾多買家還處於一種亢奮狀態。
會下意識地認為,前麵的翡翠比這個種水色都差一些還以不錯的價格成交,那麼現在的冰種陽綠的心理價位也該適當調整。
於是,在這種潛意識的暗示下,大家的心裏價位就直線提升。
很多抱著撿漏心理來的買家會把心裏價位重新定位到比較高的水平。
吳丹拓這塊料子比羅源那塊料子大好多,在場的幾位大買家生怕再錯過了好貨,是以火力全開,爭相競價,隻是幾個回合,便把價格抬上去了。
這塊料子成交過億,吳丹拓也非常滿意。
這塊毛料成本大約五千多萬,賺了整整一倍,且裏麵沒有他估計的陽綠,綠色不夠濃豔,能夠億元成交已經很不錯了。
他畢竟也是商人,奪得石王的稱號目的最終還是為了賺錢。
吳丹拓的第一塊毛料由於沒有切,因此也沒有現場出售。
現在兩塊毛料加在一起最終價格為二點二五億,落後羅源五千五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