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好,走了好!走了玩得才自在。羅哥,要不要叫幾個妹妹一起玩?質量很好,技術一流,包您滿意!”
一見虞青帶著張新新走遠,馬少立即露出一個男人都懂的笑容。
羅源搖搖頭:“安靜點好,還是說說你家馬老爺子吧!”
他之所以留下,其實也是想要多了解一下馬老爺子的情況,這有助於他的治療。
“噢,老爺子的身體沒問題吧?我聽說腦梗是挺嚴重的病。”馬少一聽是聊自己爺爺的病情,當即坐直身子,一臉認真地說道。
羅源第一次從他眼中看到了真誠。
要知道,即便是對自己,這位馬家少爺其實也僅僅是流於表麵。
他與自己結交,甚至有些逢迎,其實是懷著某種目的的。
毫無疑問,這個馬家少爺對於自家爺爺的身體確實很在乎。
“馬老先生的身體沒問題,我有把握治好他。以他現在的身體狀況,多了不敢說,三五年之內不會有大問題。”羅源喝了口酒繼續道,“說了半天,我還不知道馬少到底怎麼稱呼?”
“噢,倒是忘了自我介紹。我叫馬也,之乎者也的也。”馬少笑著解釋道。
“馬也”
羅源重複一遍,覺得有些奇怪,為什麼會取這麼一個名字。
馬也顯然也清楚羅源的想法,立即又說道:“老馬家到我這代,一共四個孫子,按照之乎者也就這麼排下來的。我最小,自然叫馬也。大伯家的大哥叫馬之,我還有兩個親哥哥,馬乎和馬者。名字是爺爺起的,希望我們這幾個小崽子能夠多讀讀書,有點文化。噢,忘記說了,大伯就是馬公啟馬總,你之前見過的。”
馬家是東海市當地最富有的家族之一,生意涉及各個領域,可謂根深蒂固,無論地位還是財富都不可小覷。
通過和馬也聊天,羅源基本了解了馬家的情況。
馬老爺子名馬容誠,是馬家基業的創史人。
據說解放前,老爺子給青幫三大亨的黃金榮做過事。
解放以後,馬老幹脆就在東海紮下跟來。
最早做船運生意,後來涉及商品流通行業,為馬家打下堅實的基業。
後來,馬家第二代馬公啟和馬公年接手家族生意後,趕上華夏的體製改革,搭上了順風車。
馬公啟眼光獨到,堅信改革開放的大陸商機無限,將生意朝各行各業不斷拓展,無論石油、化工、地產等都有涉獵,漸漸發展成東海首富之家。
其弟馬公年則身在加拿大,主要負責馬家海外的生意。
一內一外交相呼應,在曆次浪潮之中始終屹立不倒,家業日益壯大,成為今天東海市本土家族首屈一指的存在。
馬家第三代,馬公啟有一兒一女。
兒子馬之,跟隨父親發展馬家的事業,目前主要負責商業地產項目。
小女兒馬靜瀅,是這一代最小的。
剛滿二十歲的她現在還在讀書。
馬公年有三個兒子,頭兩個兒子都和他在加拿大忙事業,在大家眼裏,隻有馬也這最小的兒子不學無術,成天打些網絡遊戲。
畢業了以後,馬也就組建了國內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職業戰隊,去參加全國和國際上的各種遊戲比賽。
雖然也獲得不少的成績和不斐的獎金,但是根本不夠整個戰隊的花銷。
馬也隻得厚著臉皮跟大伯馬公啟要了這個東海二流的酒吧來經營,在他的經營之下,倒也有聲有色,勉強夠他這個戰隊花銷的。
不過由於馬也歲數比較小,平時也不算忙,便經常陪著老爺子爬爬山,釣釣魚。
所有的第三代之中,就數這小子跟馬老爺子關係最為親近。
一打百威下肚,羅源和馬也已經稱兄道弟了。
羅源發現,這個比自己小兩歲的大男孩有時候雖然胡鬧,甚至有著不少富家子弟的壞毛病,但其實很可愛。
雖然平時打扮的流裏流氣,但是為人心思縝密,做事很有想法,且非常孝順。
那天之所以大鬧醫院,完全是因為關心馬老爺子的安危。
所謂關心則亂,這才有些失態。
此刻,得知羅源竟然與張新新素未謀麵,完全是見義勇為,對他更加看重。
如果說之前還帶著某種目的,那麼現在,馬也是真心的想要跟羅源結交。
理由倒是很簡單。
用馬也自己的話說,就是覺得很親切。
其實,另一層意思他沒說。
那個平時看起來溫柔孝順的大伯母蘇梅,實際上非常看不起他。
外人根本不知道,這個蘇梅表麵文章做得很好,實際上尖酸刻薄,尤其是對馬也,近乎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