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徐徐(3 / 3)

“許是什麼?”甄玉卿這種強硬轉移話題的法子,對付以前的楚恒或許還有用,但對現在的楚恒來說,這隻會讓他心情越來越差罷了。

甄玉卿應當是早就料到了楚恒會執著於此,平靜的看了他片刻後,笑了笑道:“許是大限將至,命不久矣了吧。”

甄玉卿的聲音不大,似乎還帶著些許笑意,卻聽的楚恒心頭耳蝸一疼,隨即心髒如爆開一般傳來密密麻麻針刺之感,片刻後疏解卻又在心裏堵成了一團,他聽到自己的帶著怒意的聲音朝她說道,“莫要胡說!”

見他如此,甄玉卿在心頭又是歎了一口氣,楚恒啊楚恒,你叫我如何待你才好?

“逗你呢,所以陪我去瞧瞧那芍藥花吧,也不知這一場雨來,能有幾株挺過來的。”雖說著惋惜的話,但甄玉卿語氣裏卻沒多少惋惜之意,平常又平淡。

之後楚恒不說話,就那麼靜靜的看著甄玉卿也不曉得在想些什麼,甄玉卿卻覺著外頭淅淅瀝瀝的雨聲聽進耳朵裏就像催眠曲一般,不多時竟晃晃悠悠合眼睡了過去,楚恒隻見著甄玉卿一副閉目養神的模樣,卻不想下一刻她竟就那樣睡了過去,若非他眼疾手快,她怕是轉眼就栽到地上去了。

楚恒抱著甄玉卿,一時間心裏七上八下的躥過許許多多的情緒,但瞧著她那略顯蒼白的唇色與手下幾乎骨瘦如柴的身體,他的心裏又是一陣暴虐與抽痛,隱隱又有幾許壓抑的後悔不斷探著頭。

……

次日早朝,就戎狄與蠻族戰役幫還是不幫的事情依舊爭論不休的朝堂,因為隋國公一封邊關糧草告急,請求朝廷發放均需物資的折子而通通安靜了下來,眾人麵麵相覷,這大晉軍隊駐紮西南已經快兩年的時間了,這兩年也沒見隋國公給朝廷伸手,怎地剛好在這時候來了折子?

這當中有貓膩!

但凡能在這朝堂中站有一席之地的大臣,沒幾個是傻的,況且就今日早朝起就一直安靜的兵部與戶部來看,這事兒衝動不得。

“此事,眾愛卿怎麼看?”楚恒身處金鑾殿上方,明明是個還未及冠的少年郎,卻偏生有一身不容人忽視的帝王氣度,叫人不敢抬眼直視。

“皇上,當初我們協助戎狄,他們說好要與我們提供糧草,可從年前開始,戎狄便沒有再履行合約,如此我大晉便從入不敷出到了隻出不進,長此以往,實在是有弊無利呀!所以臣覺得,既然戎狄言而無信,我們自然不必再遵循約定,而今亦不該插足戎狄與蠻族的戰爭才是。”

兵部侍書宋威是兩年前春闈裏的進士前二十名,經過兩年時間的曆練如今進了兵部任侍書一職,算是他們那一屆混的極好的一個了。

大晉不是慈善機構,做事總要有利可圖才有做下去的動力,兩年前戎狄向大晉求助,大晉允諾給到他們支持,但也收到了不菲的回報,並且還留了個質子在大晉。

現在戎狄不支,也是沒有多少利益可以給到大晉,大晉為什麼還要出手相助?

“當初畢竟是答應了戎狄訴求,如今若是反悔,恐怕會遭天下詬病,此等不義之舉實在有損我大晉國威呀!”時局朝政向來是政見不一才是正常情況,所以不管什麼命題,說出來總有相反的聲音。

“周大人說的有道理,那不妨周大人也一起想想辦法,從哪裏給邊關撥出些糧草吧。”戶部侍郎林望斂著眉目,說話十分委婉謙遜,讓人半點挑不出錯來。

周元翰林院出生,兩年前一場春闈,叫天下學子都聚集京城,便有人提出在京中辦一個學堂,由朝廷直接管理,最後定下個國子監,周元被舉薦進了國子監做監事,整日裏接觸的都是學子,自然少不得對他們諄諄教誨。

這一習慣養成極快,如今到了朝堂上,瞧著與國子監內學生們年紀相仿的皇帝,也忍不住勸慰起來。

林望在戶部侍郎這個位置待了許多年,日常說話做事十分謹慎低調,但時不時也會來個一語驚人,尤其是涉及到戶部支銀子的事情上頭,這軍需可不是一兩百甚至一兩千兩銀子能夠搞定的,這些人倒是說話不腰疼,拿自家的銀子幫人去做那吃力不討好的事,就為了個不打緊的麵子,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