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第一章 一世悲涼(1 / 3)

宋末,涯門戰役,朝廷兵敗如山倒。十萬軍民投水殉國,其後臨安失守,元軍勢不可擋,一代文宗文天祥寫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後,被押解入元都。

此後元軍與海上朝廷最後一戰——宋亡!天下大亂!

江南東道江寧府境內——梅林小鎮。

梅林小鎮本是一座小山城,可因為太小,所以人們更情願叫它梅林小鎮。

這樣的小山鎮實在是太過尋常,如果非要說有什麼不尋常的話。

大概就是十年前有一位姓徐的老漢帶著一個五六歲的丫頭來到了這梅林鎮,且還是一個暴雨傾盆的夜晚。

有人來也有人走,本是很尋常的事。隻是這個徐老漢明明是五六十歲的年紀了,他卻說自己才三十有七!

這樣的一座小山鎮,若是無紅白喜喪一類的事,人們平時連下館子都舍不得,可是徐老漢卻在鎮子裏開了一家小當鋪,名為麗源。

人們起先覺得徐老漢是位飽學之士,大覺有趣,可是奈何徐老漢連大字都不識的幾個,在接連弄錯幾莊典當生意之後,鎮子上的老百姓就再也不去這家小當鋪了。

於是這家麗源當鋪開業不過月餘,便無法再經營下去,於是乎——歇業了!

這位徐老漢非但不是所謂的飽學之士,還是一個怪人。整整十年來除了和他的那個閨女之外,從不和外人交談。

每當小鎮裏刮起狂風下暴雨時,徐老漢都會在窗戶裏點兩根蠟燭,就那樣魔怔般看著外麵連綿不絕的暴雨嚎啕大哭,如同月子裏的娃一般。

老漢嚎哭的時候嘴裏還會一直大叫著:“阿雨!阿雨!”

一次閃電劃過夜空,照亮徐老漢那張幹枯褶皺的老臉時,鎮子上的人們看見後嚇的亡魂皆冒,有怕事的甚至要趕老漢離開小鎮。

直到徐老漢的閨女說那是她娘親的名字,人們才漸漸的不害怕了,多的隻是一些憐憫。

這樣一個長相醜陋又渾噩的可憐老漢,鎮子裏的人們自然也是不會主動去理睬的,於是這家破舊的小當鋪便被鎮子裏人們給漸漸遺忘了。

若不是徐老漢的那個叫桃仙兒的閨女實在是長的水靈,比鎮子上的所有姑娘都要好看。

人們在驚豔桃仙兒的美貌時,才會不經意的想起那個姓徐的老漢!

說來也怪,老漢是徐姓,據說他曾經的發妻是姓雨,可他的閨女卻是姓桃。

因此人們便更不願意去搭理徐老漢了,覺得他拐賣了別人家的閨女,為了避難才來到這梅林小鎮的。

哪怕是徐老漢無聲無息的死在了麗源當鋪,相信除了他的閨女外,不會有任何人會得知。

這一日的麗源當鋪門前,卻是一改往日的死寂。以往這座小當鋪的方圓十丈之內,是一個人都不會有的。

但是今日初晨,小鎮裏的人們一個個都圍攏到了這座小當鋪前。

徐老漢依舊是坐在一張破舊的太師椅上,一個人發癔症,對圍觀的人們視而不見。

“哎!真是苦了桃丫頭了,攤上這樣的一個死鬼爹,連閨女被人搶走了都還不知道。”一個婦人有些氣急敗壞的看著徐老漢。

“你們這些大小夥子平日裏一個個龍精虎猛的,怎的就能看著那個破莊子裏的人把桃丫頭帶走呢?

那些個人一個個看著跟竹竿似的,你們這些後生怎麼就這麼孬!真是丟我們鎮子人的臉!”

婦人指著幾個虎背熊腰的年輕漢子的臉就是一頓臭罵!

其中一個漢子似乎很是羞愧,他道:“牛嬸嬸,非是俺們不想攔下那些人,可是那個莊子裏的人都是會功夫的,他們一個個的手裏都有著案子,俺還聽說,那個莊子叫做幻劍山莊!

那可是江湖裏的人,不是俺們這些隻有幾分蠻力的莊稼漢能對付的。”

一個老太婆一掃帚打在漢子的頭上,氣道:“什麼湖的人也不能這樣子搶人家的大閨女,你前些日子裏還說喜歡桃丫頭,看看你們這些孬樣子!怪不得桃丫頭看不上咱們鎮子上的後生!真是丟盡了鎮子裏的臉麵!”

圍觀的人們紛紛附和老太婆的話。

漢子委屈道:“你們知道前些年的那些個強人嗎!整整三十多個強人,那個莊子裏的人隻用了不到一頓飯的功夫,那些個強人就全部被害了命!”

本來嘰嘰喳喳的人們聽見強人兩個字後,一個個頓時就變成了啞巴,一句話也不敢多說了,似乎生怕那些被害了命的強人又活了過來。

那個婦人此刻也是變了臉色,她有些後怕的說道:“怪不得這些年一個強人都見不到了,原來是被他們個害了命!那個什麼湖的人就不怕官府衙門嗎,他們居然殺人!”

漢子聽了卻是連忙捂住婦人的口道:“你小聲點,朝廷被蠻子打的屁股都露出來了,現在的衙門連稅都不收了,他們一個個聽說都被蠻子趕出海裏去了!”

圍著老漢的人們本來在說著老漢閨女的事,可是一下子就又被漢子嘴裏的消息給震驚了。

“二狗子你說的是真的不,你怎得會知道這些朝廷上的事,還有那個什麼江湖上的幻劍山莊!難不成你識得大字?”

那個拿著掃帚的老婆子急匆匆的問著漢子。

漢子一臉自豪看著這些個鄉裏:“俺以前可是讀過書的,俺隻用了三年就學會了寫俺的名字,五年便認得七十個大字!要不是那個不要錢的先生病死了,俺說不定就能當上官,帶著咱們去把蠻子打的落水流花!對,就是落水流花!”

漢子重複著這句落水流花,很是自豪!

“哎呦,那還管什麼桃丫頭,那些搶人的一個個都是會害命的,二狗子啊,你以前不是說喜歡老婆子家的閨女嗎,走走走,今日裏啊去老婆子家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