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一個導演的成就,肯定不能單純的以票房或者獎項來評論,應該是兩者結合,還要加以影片影響力,知名度等等,這樣才能評斷一個導演的成就。
在華語商業電影方興未艾的時候,國內最高成就的無疑就是國師。因為他的電影不論是票房表現還是獎項都是最高的那一批人,在海外的影響力除了李連節和龍叔之外,也是無人能及。
而進入新世紀第二個十年,新導演漸漸的活躍在影壇上,他們思想活躍,眼界開闊,敢想也敢做。以李赫為代表的新一代導演開啟了華語電影多元化時代,科幻,懸疑,動作驚悚等等類型片層出不窮。
雖然大多數成績都不怎麼樣,也遭到觀眾的口誅筆伐,但是起碼是有人跟著李赫的腳步開始嚐試了。
而2017年遺憾的是,李赫再度落選金馬金像兩大獎,這兩個獎項似乎和李赫過不去了,頒給內地其他影片也不給李赫一個獎項。
不過也有好消息,去年上映的《黑客帝國》今年在奧斯卡提名午宴上一舉獲得五個小金人提名,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效,最佳剪輯五個提名。
頒獎典禮在明年三月份舉行,李赫決定召集《黑客帝國》劇組集體前去參加。雖然不崇洋媚外,但是《黑客帝國》是除了《臥虎藏龍》之外首次獲得5個提名以上的華語片。
而《臥虎藏龍》的導演李安可是好萊塢導演,兩座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杯獲得者。李赫拍的《黑客帝國》雖然前世是好萊塢電影,但是這個世界沒人知道啊,大家隻覺得他是一個充滿怪誕奇才的另類華語電影人。
其實李赫的電影在國外獲獎的不在少數,尤其是在國外大受歡迎的《七宗罪》,把各個國際電影節獎項都拿了個遍,但是李赫沒有去領過獎,都是派一個劇組製片人去的。
後來人家組委會一看,既然你李赫不給麵子,那麼我們也不給你提名了。所以觀眾才會覺得,李赫電影票房大賣,確得不到任何獎項的認可。不是人家不認可他,而是李赫連基本的麵子都不給,不給麵子憑什麼給你頒獎?
企鵝影業總部,財務審計部門到了一年中最忙的時候,不僅有母公司上麵派來查賬的,還有電影收益方麵的審計。
一部電影的收益基本分為兩大塊,票房和周邊。其中票房收益好理解,影片票房扣除成本和院線分成,再交交稅,剩下的就是收益,當然,如果虧本了還有一條路子,那就是通過周邊。
周邊涵蓋範圍可就大了,那《黑客帝國》舉例來說,電影的成本包括版權,線上版權,線下版權,DVD,錄像帶等等,以及電影的周邊商品,比如倪奧的風衣墨鏡,裏麵使用的手機等等,都是授權給廠家生產,收取一筆授權費或者參與銷售分成。
還有其他各種或明或暗的長線收益等等,構成了一部影片的周邊。如果不是從業多年的業內人士,還真搞不清裏麵的頭緒,畢竟周邊這方麵非常難以計算,跟不要提李赫的電影動不動就是海外市場之類的。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那麼多周邊收益你是難以一一去管控的免不了欺上瞞下的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