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三類。
一種是無生命的荒蕪行星,這類行星無歸屬權,全人類可以自由登陸研究或者開采礦產,建設的基地和礦區,屬於開發者所有。
一種是無生命的荒蕪行星,由荒蕪行星改造成適合生命生存的行星,這類行星歸屬改造者所有(行星地形變化麵積,必須超過30%);若是非由個人或組織造成的行星條件改變,全人類可自由登陸研究,建設的基地歸建設的單位個人所有。
最後一種是有生命行星,可以占領,但不得對所在星球生命進行滅種,將組織國際生物研究團隊和國際合作團隊對行星進行生物研究。但若真的發現外星生命,就不是協議上說的那麼簡單。
新的空間協議的規則,主要就是行星的所有權問題。
地外行星所有權,以企業為最基礎單位,企業可以擁有行星所有權,鼓勵企業參與空間開發和探索中。
說白就是在不給地月係統、地日係統和人類造成危機的情況下,自由開發外層空間,但必須遵守安全規則和對造成的相關責任負責。
剩下的,都是一些空間共同的安全規則和一些共同責任。
這些規則可有可無。
地外空間研究,對強者而言,不涉及利益時,大家就是遵守規則的好孩子,若是涉及利益,這些協議就是幾張廢紙,根本沒有任何約束力。
陳默之所以過來,隻是給外界一個答案,做做樣子而已。
協議主要是約束個人和小企業,避免他們亂用空間,給人類和地球造成危機,對他並沒有任何約束和作用。
有舊的外層空間發作為原始藍本,陳默隻是要求修改關於行星所有權和幾條不合理的條款,其他條款那些模棱兩可的條款沒有動,也沒有修改。
在幾十人的‘商討’下,陳默提出修改幾條條款,在三個小時內成型。
效率之快,讓人驚訝。
新的外層空間法,外空委員會成員、各國空間研究代表、各航天組織和航天企業代表和國際法庭理事長的見證下,被修訂成原始文件。
在協議文件修訂期間,他們已經和各自的官方取得聯係,並將詳細的內容告知,加不加入,各自都有答案。
一份份修訂好的協議文件,由負責協助簽署協議的國際法庭工作人員,送到每一位到場的代表手中。
吉姆緊緊盯著陳默,等待他下筆簽字,其他人的目光都在陳默身上。
這次空間大會,就是針對行軍蟻集團宣布對火星的所有權開的。
將陳默在協議上簽上自己的名字,吉姆等人嘲諷一笑,在協議上簽上自己的大名。
協議簽署完成,這場宇宙空間大會,塵埃落定。
“下麵有請大會發起人吉姆先生,對大會成果進行總結。”
會議結束,吉姆在主持人點名後,麵帶笑容,仿佛勝利者一般走向大會的演講台,就差六親不認的步伐。
“今天最大的收獲,就是為人類以後空間開發製定新的規則。協議鼓勵各組織和企業積極進行空間探索開發,所得一切,為自己所有。
外麵是星辰大海,有無限的空間。我們今天的協議,就是為人類進入星辰大海奠定基礎,以後的空間探索,隻會越來越快。”
吉姆的演講有點慷慨激昂,心情非常不錯。
“接下來,我們的計劃是,聯合各國的航天局和空間研究機構,準備在火星上,建設一個永久基地,供研究所用。”
此話一出,場麵立刻騷動起來。
一些記者的直播鏡頭轉到陳默身上,想看看陳默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