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逆光而行,流年畫卷。(1 / 2)

兩輪耀陽已經接近遠處的群山了,但它們還是向已經橘紅的天空和山村宣泄著它們今天所能帶來的最後的光亮,似乎是不甘於今天就這般結束。昏黃的光線似乎顯得略微有點慵懶,也為這個安寧祥和的山村的人們告知了他們應該準備歇息了的訊息。光線襯著這個小鄉村,也讓小山村有種別樣的美感。

此時正值春季,漫山遍野的萬紫千紅,和下麵綠悠悠的青草以及遠處鬱鬱蔥蔥,枝繁葉茂的綠色烏渾樹林也被黃昏的日光織就了一層淡黃色的薄衫輕輕的覆蓋住。

小山村的十多戶人家也都陸續趕回了山村裏,從旁邊的田野勞作回來分享著今天的辛勞;從遠方的長春城賣貨趕回來給村民們分著托賣的銅幣;從山上做事回來訴說著今天的所見所聞。接著這個寧靜的小山村也傳來了一陣陣歡鬧的歡笑聲。

“爺爺,我回來了!”遠處的山頭出現了一個身形顯得瘦弱單薄的少年的身影。清脆的大喊聲也傳到了遠處山腳下的人堆裏。

坐在眾人旁邊與其他人笑談的一個麵龐褶皺,頭發蒼白掛著和藹的笑容的老人聞聲看向那個少年回來的山頭,其他村民亦停聲看向了那個少年。

“衛老頭,和小子又來看望你來了,高興嗎?”身旁的一位氣色挺好的老人笑道。小山村離長春城有些遠,一般也極少接觸外界,平時嘮的都是那些環繞在在十多戶人家家長裏短的小事。像這種遊子還鄉探望親人的事算是比較大的事情了,衛和自從三年前出去後,也就回來了兩次。接著,旁邊的鄉親們也都稱讚著衛老頭的孫子衛和,衛老頭喜笑顏開的聽著鄉親們對孫子的誇讚,臉上的笑容合不攏,心裏也滿是欣慰之意。衛和這個少年在村子裏從小便活潑可愛,而且不僅不淘氣,還十分乖巧。

這個十多戶人家的小山村,有些年輕人不甘於平凡的待在這個僻世的小山村,渴望功成名就,於是便從這個小山村裏走出去了。可是能回來的人很少,都未有所成就,而那些沒回來的人,有可能死在外麵了,也有可能過得不好,沒臉回來,又或者是不願回來。

少年快步提著在長春城裏買的吃食來到了眾人中間,先向爺爺和村裏的其他長輩一一問安,然後又向同輩的幾個孩子打過招呼後,便把手裏提著的那些吃食陸續分付與。“淳小子,去把東西拿回去,再給我們拿兩壺酒來”一個老頭子對著後麵站著打量衛和的少年說道,那個叫淳小子的看了一眼這個老頭子,沒有說什麼,照他的吩咐做了。

而衛和則是再問候爺爺最近過得舒心如意否?村裏又有什麼趣事了,村裏的人也都七嘴八舌的分享著最近發生的家常事。村裏人關心問道衛和在外麵過得如何?衛和則寬慰的表示自己在叔叔那裏過得挺好,讓爺爺和村裏其他長輩切勿掛念。

衛和和村裏人寒暄至圓月高懸,夜已經深了,眾人也都散場了,衛和也攙著爺爺回到了木屋裏,和爺爺詳細說著自己在外地的感觸。

爺孫倆嘮了一個多時辰後,衛和起身告退後回到了自己的房間裏,打量著爺爺每天都會打掃的很幹淨的房間,然後來到榻上,蓋好被子欲睡。

他的生命一直很簡單,從記事起便隨著爺爺生活在這個小山村裏,從未有過父母的印象。他也一直乖巧的沒有鬧過,可心裏仍是很難過。在九歲的時候,一個外地的叔叔自稱父親的朋友,來到這裏要帶他出去學藝,爺爺聞言愣了了一會後便同意了。從那之後,爺爺有了一個每天中午總會去村外轉一圈的習慣。

那是他第一次離開這個從童年一直在此的小山村,那也是一個春天,踏在草地上緊跟著叔叔的步伐亦不是那般沉穩,對外麵世界的好奇,對未來的忐忑不安。

一晃已經過去了三年,三年來的點點滴滴生活回憶,都緩緩映入眼簾。初到餘慶城的迷茫,跟隨叔叔學木藝的過程,見到眾多形形色色的人,一年多後回村裏的迫不及待,這些一幕幕都從腦海中滑過。衛和想著想著便緩緩睡去了。

萬顆星辰以及圓圓的明月高懸於夜空散射著熠熠星輝,把漆黑的夜幕都給點破了。寂寥的夜晚少有聲息,明月在夜空中待過剩下的七個時辰後才緩緩滑落夜空。(注:這裏一天有二十六個時辰,月並無圓缺之變,不管何時何地都是對半分,圓月很亮,夜晚勿擔心,原因後文會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