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我……”江都王欲言又止,最終從懷裏拿出一條手絹,“曦兒,好好照顧自己。”
袁曦接過手絹,精美的繡工,東風過處,花落塵香。
夜色降臨,下人點了蠟燭,屋子裏又亮了起來。
“都出去吧。”
“是,少夫人。”
當房裏隻剩自己後,袁曦又拿出了那條手絹,當時的袁曦,必定是滿懷情意與絕望去繡的這條手絹。
想不到這才是事實。
袁曦不是袁彰的親生女兒,知道這件事的,應該隻有江都王袁修、袁曦已故母親的貼身丫鬟芸娘。袁曦的母親出身娼門,生下袁曦不久就去世了,袁曦是芸娘帶大的。袁彰有十幾個孩子,根本不會注意到自己一夜風liu的種子。
袁曦三歲那年,袁修十五,前江都王還在,未承襲爵位的他在春二月到了當時的臨沂王府,這一住就是三年。那時的袁曦沒人疼沒人愛,隻有這個長得好看又溫柔的四叔會給她好吃的,帶她出去玩,教她讀書習字。那時的她,隻知道跟在他後麵,奶聲奶氣地叫他“死豬、死豬”……逗得眾人哈哈大笑。
也是那之後,袁彰才注意到自己有這麼一個女兒。
後來,在袁修的要求下,袁曦和其他子女一起學習,也是因為袁修,才會有後來的江南才女。
袁修離開的時候,袁曦六歲,說好了每年回來看她,她還是哭得肝腸寸斷,連最狠心的主母都不忍道“稚兒尚此情深”。可最終她還是哭到睡著,鬆了手。
他沒有失約,每年都回來,看她一年年長大,一年年出落得標誌。
那種感情是什麼時候變質的?
是十三歲那年,他把她抱在懷裏,教她射箭?
還是十四歲那年,他拂去她肩上的落花,說“恰似落花有情深”?
或者是十五歲那年,她從母親的遺書中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而他,陪她流了一夜的淚……
她始終不相信袁修對他無情,更何況是在知道兩人並無血緣關係之後。
她送他手絹,他收下了。
她說她愛他,他歎氣。
直到花轎到了門前,她才知道,無可挽回了……
天與多情,不與長相守。
今夜的袁曦淚流滿麵,在別人的感情裏,流自己的淚。
即使靈魂不在了,身體仍然保存這這些記憶,仍然銘記著這一段刻骨銘心卻又絕望的愛。
袁曦點燃了手絹,看著所有的過去化成一朵火花。
她是流著淚飲下毒藥的,那個愛著袁修的袁曦,已經死在花轎上了。
袁修沒有必要知道。
前塵往事一場夢,夢醒前事了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