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我搖旗呐喊,嗬嗬,除非我瘋了,我小胳膊小腿的經不起折騰,我還想留著錢和你結婚養一堆孩子呢。這種當救世主出風頭的機會還是留給沃倫巴菲特吧,誰讓他是股神來著!”
安迪的一句話無疑是撓到了完全處於崇拜幸福中伊凡娜的癢處,二話不說就雙臂環住他的脖子,送上了自己的紅chun。
看著俏臉微紅,有點不舍的下車離開的伊凡娜,安迪也是意猶未盡的砸吧了幾下嘴巴,午餐時間有點長,打發走沃倫巴菲特已經接近下午兩點了,下午還有事的安迪自然不可能拖著伊凡娜找個地方折騰。
蓋亞投資公司會議室裏,安迪核心的20名智囊團顧問已經全部到齊,未來一到兩年內,一個個金融巨頭會慢慢倒下,雖然安迪已經早早布局了次貸危機,也狠狠的賺了一大筆錢,但是現在身在局中的他也已經沒有了多大優勢,除了幾個未來會發生幾件大事,他也就知道黃金會漲,蘋果股票會大漲的幾個金融信息了。
不過安迪很早就清楚,他能夠利用的金融信息除了順勢而為的借次貸危機積累財富的時間也就在2009年之前這段時間了,在之後他在金融市場上的個人優勢也就幾近於無了,所以要想度過凜冬,借助次貸危機的機遇,成為這場金融風暴中最大的贏家,還需要自己的“特種部隊”出力。
在這次金融風暴中的成功,並非單單隻有他自己“高瞻遠矚”決策的英明,關鍵在於他擁有一支能戰鬥的“特種部隊”———風險管理團隊。
正是這支“特種部隊”,從浩如煙海的數據中搜集和發現問題,然後迅速控製投資風險。當然,這同時也意味著他們通過痛苦的抉擇,放棄了一部分市場,選擇更加穩妥的目標。
從表麵上看,掠食者小組似乎暫時輸給了其他在市場上肆虐的對衝基金,但安迪從來沒有埋怨過這些下屬“絕不跟風,笑在最後才是考驗一個團隊過硬與否的標準”。這就是安迪給風險管理團隊的告誡。
安迪一直認為,帶出一支好團隊是成功的保障。
而這二十人組成的風險管理團隊,入圍者是否名校出身,是否擁有一份光鮮的履曆,這些都不是安迪關心的。成為這個團隊的一員,基本已經承受了九個月以來反複、嚴峻的“考驗”———你是否能堅定地維護自己正確的立場。
因為這個風險管理團隊是要對安迪所有旗下公司進行監管的,每天送到安迪手中的那份內容囊括所有公司的簡報就是這個團隊拿出來的。
20人的團隊,無論安迪在不在紐約,參不參加會議,他們都會定期召開會議,通常一開就是一整天,會議氣氛就像“羅馬論壇”,激烈的爭辯常常延續到深夜。
大量詳盡的報告是每次討論的內容,也是安迪掠食者小組在選擇目標決策過程中依賴的一個重要因素。
就是在這樣的討論中,這支團隊發現了日圓利差交易拆倉的機會,連續三天不間斷的從腳盆的貨幣中搶走了6億多美元的利潤。
要進行有效決策。安迪為了擺脫金融小白,給自己掃盲時看的諸多書籍還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他從其中找到了一個決策工具,叫做“可信度加權決策法”。
而這種決策工具來自於一個叫做雷達裏奧的人,這個名字在投資界絕對是如雷貫耳,他最大最牛逼的成就,就是創立了一支叫做“橋水”的對衝基金。這支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達到了 1600 億美元,換算過來差不多有一萬億兔幣。
所以,橋水基金也毫無爭議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對衝基金。達裏奧本人被稱之為“對衝基金教父”,媒體甚至管他叫“投資界的史蒂夫·喬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