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膽小鬼安迪淩晨就離開了四季酒店,坐車回到了家裏,泡澡換衣服,今天上午,伊凡娜就會從棕櫚灘回到紐約,而他在紐約的事情也處理的基本差不多了,隻需要耐心的等待收獲的季節到來就可以。
學校那邊的拳擊社教練已經打來了好幾次電話,都是詢問他有沒有興趣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說實話,安迪想要去玩玩,畢竟時競技體育,光鍛煉,沒個比賽驗證一下,也確實沒勁。
至於說自己億萬富翁的身份參加拳擊比賽跌份,哪就嗬嗬了,別說他這個億萬富翁了,看看英國皇室的公主,歐洲幾個皇室的繼承人,石油之國的王子們,不是都是賽場上的常客嗎?
嗯,自己的拳擊項目是不是太LOW了,看看人家的馬術,射擊,射箭,擊劍什麼的,確實自己玩拳擊有點顯得野蠻了點,咳咳,再考慮考慮吧。
從浴缸裏站起來,擦幹淨身體,穿上浴袍走出了浴室,和已經開始準備早餐的女傭打了個招呼後,回到臥室的衣帽間挑了一套新衣服扔到了床上。
擦幹濕頭發,換上了襯衣西褲,來到客廳裏,拿起桌上的報紙,坐在沙發上看了起來。
直接翻到財經版,除了從一個報道中查看的又一家次貸公司關門破產外,其他再沒有多少有用的信息,三大股指反彈上漲,勢頭喜人,美聯儲17次加息的影響,在之前的市場上已經釋放完畢,各地房地產市場依然低迷,下跌趨勢不變,MBS債券價格雖有震蕩,但同樣保持平穩,CDS依然AAA級。
“嗬嗬,你他媽的和搞笑一樣。。。”安迪不由吐槽了一句,接著開始大體的瀏覽起所有報刊。
“《紙牌屋》令人備受心靈折磨,體力上筋疲力盡,也在考驗人們究竟能承受多大的痛苦,比如劇中展現的政治黑暗。——《華盛頓郵報》”
“沒有人看起來能夠和安德伍德旗鼓相當,無論是敵人,還是被他蒙在鼓裏、傻傻遭利用的人——《時代周刊》”
《紙牌屋》已經在《新聞周刊》上刊登了三期了,第一期時就引起了讀者的巨大興趣,三期過後,在美國社會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尤其是在華盛頓地區。
《新聞周刊》的訂閱量也有所提升,最主要的是借此機會,報社推出了界麵簡潔幹淨的電子版,以社會話題十足的《紙牌屋》小說連載來推動電子版的訂閱,這無疑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紙牌屋》的冷峻壓抑,是完全的批判現實主義風格,智力火力權力,密集殘酷的宮鬥大戲,兩麵三刀、背信棄義、暗渡陳倉、合縱連橫隨時都在發生,張力十足的政治遊說場景滿足了美國民眾對於華盛頓的獵奇。
而更牛逼的是,小說讓許多華府的資深人士也非常的著迷,還尼瑪跟記者們白話,“還真有一定操作可行性。”
安迪心情變得不錯,之前被財經版惡心的那一下,也消散了,說實話,《紙牌屋》的成功是必然的,因為美版《紙牌屋》的製作是經過了現代科技大數據的分析後製作出來的。
3000萬用戶收視行為的大數據,分析了網民的“搜索”“收藏”習慣後製作的。對大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後,確定了最具輿論影響力和市場價值的主力受眾群為“中年男性專業人士”,根據他們的收視行為偏好,“量身定製”的,可想而知,《紙牌屋》的成功是多麼的必然。
現在才2007年,大數據時代還沒有走上舞台,而安迪所還原的小說,雖然沒有電視劇那麼直觀的視覺,聽覺的衝擊力,但也盡最大的努力用文字還原出一個個畫麵,讓讀者產生強烈的畫麵感。
好吧,電視劇裏的打破第四麵牆,直接和觀眾對話的場景無法還原,這也是安迪準備用在之後電視劇拍攝的殺手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