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利益分享和戰略(1 / 2)

安迪以前隻是個白領程序猿,拿著死工資整體為生活奔波忙碌,要說其自身的格局有多大,那就有點扯淡了,他也沒有上過諸如此類的成功學之類的。

但是他卻懂得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的道理,做企業,在自己獲得巨大財富的同時,也要懂得去分享,吃獨食的企業家是成功不了的。

尤其在美帝這個金錢社會裏,不懂分享,什麼都想要吃獨食,無論是投資者,公司高管,屬下員工最終都會離心離德。

喬布斯不就是個鮮活的例子嗎?自己創立的大企業,最終被董事會和高管們聯合起來踢出了局,可想而知當時喬布斯或許想死的心都有了吧!

而喬布斯最初可是以貪婪吝嗇而聞名的,不然也不會走到眾叛親離的地步。

比如安迪對待托比的《傳奇之下》,他在最初的時候甚至可以直接買斷遊戲的版權,吞下這款遊戲產生的所有利潤,然後呢?

他要的是遊戲公司的發展,可不是為了單純一款遊戲產生的那點利潤,他是穿越者,很牛逼,但也沒牛逼到自己能獨自支撐起一家企業的那種地步。

說實話,在這一點上安迪不得不發自真心的佩服馬巴巴,真的是牛逼大發了。

阿裏紐交所IPO之後,一萬多名員工分享600億美元的紅利,這一萬多人平均可以套現400萬美元,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也就是說天堂市在一夜之間就增加了一萬多名的百萬富翁,真正的百萬美金富翁,而不是兔國人心中所想的RMB百萬富翁。

千萬,百萬富翁成群出現,安迪當時看新聞的時候,眼睛都紅了,肝顫的都疼死了。

所以安迪甚至把自己完全擁有版權的三款遊戲的盈利拿出一小部分讓各個項目成員來分享成功後的紅利,這很重要,做企業不是開小賣部。

一點點餌料讓手下人為他拚命工作,何樂而不為。

再說美帝的政府也不是吃幹飯的,等一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美帝政府是會逼著這家企業上市的,讓美帝民眾來分享企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就算咬牙頂著美帝政府的壓力,華爾街的銀行家們,各大財團們也是一個繞不開的問題。

別說安迪了,看看那些老牌財團們,哪一家不是股權分配的錯增複雜,甚至許多財團都彼此交叉持股,這是一家企業要發展強大必須要走的一條路。

穀歌被逼上市,采用了福特1956年上市時候采用的保護大股東,歧視小股東的雙層股權結構,穀歌的股票分兩類,這兩類股票的麵值相同,但投票權卻不一樣,A類股票,每股一個投票權,上市賣給公眾,B類股票每股有10個投票權,B類不上市流通,92%的B類股票控製在三位穀歌巨頭手中,所以就杜絕了被財團吞並,大權旁落的風險,不管A類股票被惡意收購到什麼程度,公司大股東依然是三巨頭。

當年穀歌是不想上市的,它真心不缺錢,創立三年就盈利了,而且盈利真的不要太多,上市多麻煩,沒必要,但是一是因為矽穀的傳統,員工有股票齊全或者直接股份獎勵作為薪酬,持股人超過法定限額,按照規定就要公布公司財務狀況了。

上麵投資人的壓力,下麵持股員工們的渴望,法律的逼迫,華爾街的磨刀霍霍,隻能心不甘情不願的扭扭捏捏的上市。

再比如安迪擁有股份的臉書公司,那尼瑪更是個大坑,小麻子同意上市的條件更是刷新了人們的三觀。

上市前,控製著14%股份的小麻子,他手中的股票是一票頂十票股權的超級股票,後來鬧得沸沸揚揚的臉書其他股東聯合起來更擁有79%股份一起投票想要取消小麻子的超級股票特權,最後依然是然並卵。

種種的前車之鑒,讓安迪明白一個道理,公司的員工們可以得到一部分股權激勵,但是絕不會超出他的心裏底線,屬於現金NAI牛的遊戲公司是絕對不會引入其他投資人和投資機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