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太後薨逝(2 / 2)

老者歎口氣,絮絮叨叨訴說起來,孫宇聽了半天,總算聽了個大概。

原來那日糧倉起火,城中諸將自知罪責難逃,幹脆放縱麾下在城中搶掠,意圖用搶來的財物保命,另外還擄掠青壯,去往後方參與運輸糧草。

城中大亂,除了被擄掠走的,剩下的人皆是想法子逃出城去,也就這些個老弱病殘,沒人看得上的,還留在城中。

“你等以何為食?”這滿城的老弱,錢糧被劫掠一空,眼看天氣漸寒,恐怕日子不好過。

“年紀大了,原本也吃不得多少,那邊還有些糠麩,過一天算一天。將軍若是看上了,拿走無妨。”老漢搖搖頭,他兒子帶著老婆孩子逃了,隻要他們能活下去就行,他一把老骨頭,能不能活過這個冬天還不知道呢。

“我等忠勇軍士兵,向來不劫掠百姓為生,你等安心在此,本官盡量籌措糧草,以待來年。”孫宇起身拍拍手,繼續往縣衙方向走去。

城中到處飄揚著燒焦的味道,既有燒毀的糧倉,也有後來縱兵劫掠時放火燒屋產生的,道路上不時有散落的磚石木料,孫宇一行不得不下馬步行。

往日裏威嚴無匹的縣衙,如今也是破敗不堪,就連大門也散落在地,上麵還有一灘狗屎。

如今連江縣城的情況,明白無誤的告訴孫宇,什麼叫兵過如篦。

“先派人駐守城門,然後清理街道,本官就先在這裏辦公了。”眼下這連江縣,受創太重,孫宇決定親自坐鎮數日,給人信心,讓這座城池盡快恢複生機。

城中尚留的老弱,看著正在賣力清理街道的忠勇軍士兵,都以為自己眼花了,怎麼還有這種好事?

“即日起,城中四門,每日早晚施粥,所有鄉親父老,自帶碗筷,前往領取。”數名士兵一路敲鑼打鼓,大聲宣告,還沿街張貼告示。

聽說有粥喝,比起糠麩之類難以下咽的食物,要好上太多了。

老漢回到廚房,拿起一隻帶豁口的碗,那已經是最好的了,其餘都在亂兵收刮的時候,摔成了碎片。

從門後拿起一根木棍,支撐著往城門走去,一路上,三三兩兩的老弱,結伴朝著城門走去,有些還帶著年幼的孩子,估計父母都出了狀況,不然該是逃出城了。

離城門尚有半裏地,粥香緩緩飄來,早已餓急的眾人,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諸位,我忠勇軍施粥的標準,就是可以立筷!”負責施粥的都頭,將一把筷子直接插在粥裏,筷子紋絲不動,牢牢站好。

每一個粥鍋旁,都站在一位忠勇軍士卒,用標準的木舀,每人一勺。

眾人看著碗裏濃稠的白粥,還有那一小勺鹹菜,皆是麵露喜色,當真遇到了好心人,那位鎮海侯,果真是菩薩心腸。

眾人大多盛好粥,直接尋個地方坐下來,趁著熱氣,好好享受一番。也有一些,端著碗,邊吃邊往家裏趕,包括孫宇之前進城問話的老漢。

之前兒子媳婦逃離時,隻帶走了孫子,還有一個孫女,藏在院子裏水缸下的地窖裏。如今這忠勇軍秩序井然,還有上好的白米粥,得趕緊讓孫女也拿著碗來排隊,錯過這次,就得等到明天早上了。

孫宇立於城頭,看著越來越長的隊伍,不由得心生感慨,當時以為沒多少人,沒成想還有這麼多人藏起來,如今看見危險過去了,紛紛出來尋吃食了。

“侯爺,咱們的糧食也不多了啊。”陳啟霸撓撓頭,這福州城周圍他們收了一批稅糧,再被羅繼興縱兵劫掠一番,早已空空如也。閩江南岸的諸縣,稅糧也被折騰的差不多了,如今這福州,基本成了消耗糧食的無底洞。

“總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們餓死,能接濟多久,就撐多久。”孫宇也知道,這一次折騰,基本將福州糧食消耗得差不多了,得靠其餘三州接濟,才能熬到明年收夏糧。

孫宇一陣頭大,福州缺糧,而且是奇缺,這才是他把徐易調來福州任職的真正原因。作為自己麾下頭號文官,這基本的麵子還是有的,由他來籌措,應該不至於餓死人吧。

大琉球島上,氣候宜人,寶島縣巡檢賀蘭山,正帶著人巡邏各鄉,雖說縣城還沒有影子,但是各鄉如今也快建設得有些模樣了。

“巡檢大人,船隊!”小石墩眼尖,老遠就看見一支龐大的船隊,從遠處海天一線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