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兄弟莫急,全叔,再支三千兩。無論是留守還是轉移的兄弟,都得有個交待。拿去給弟兄們安家。”青幫目前人心惶惶,有了這筆錢,起碼能夠安穩人心。
“小公爺仁義,我替弟兄們收下了。”程鎮北接過銀票,大步流星去安排了。這青幫最近是掙了些錢,可開銷頗大,程鎮北也不矯情。
“公子,再這麼花下去……”全叔知道孫宇不愛聽,可還是忍不住,最近府中開銷太大了。
“全叔,此事若做成,往後這江寧府,我國公府可不再是可有可無之輩了。”這事成了,往後青幫就是江寧府暗地裏頗大的一股勢力,自己做事就方便多了。等到此事結束,青幫也不會繼續明麵上擴張了。此事也算給孫宇提個醒,那些大人物雖然看不上幫會,不代表暗地裏不會有接觸,真想全部吃下,恐怕不現實。拿下城南跟城西大部分就足夠了,後麵再慢慢滲透。
“賢弟,今日怎地有暇來宮中?快來看看為兄的新作。”一身華貴紫衣的青年男子,看見韓王進來,放下手中狼毫。
“皇兄,小弟此來可是為了舉薦賢良,正事。”此人正是韓王李從善,對麵紫衣男子必然就是江南國主李煜。
“賢良之士?何不參加科舉?若是科舉都不中,算的什麼賢良?還是來看看為兄佳作……”李煜不以為然,南唐這些年雖然衰弱的厲害,可這科舉卻沒斷過,真有大才,想必也不會埋沒。
“皇兄莫急著下定論,且聽我道來,此人叫孫宇,乃是……”李從善將孫宇的來曆以及自己所知曉的情況一一道來,特別是詩詞以及武功上的造詣。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詞勝妙,此人在詩詞一道的造詣上,不下於孤。”李煜對於自己的文采還是相當自信的,可這首詞確實極佳,自己也等閑做不出來。況且李煜現在還沒經曆過人生的大起大落,斷然寫不出一江春水向東流。
“皇兄文采,豈是他所能比擬,隻是被國事纏身,不得空閑罷了。此人倒也算文武雙全,隻是近些年跟著那道士四處奔波,這聖人之道,恐怕難有涉獵,因此這科舉一途恐怕走不通了。”李善長對於這個皇兄可是摸的透透的,他可以自謙,但是自己若真的說孫宇文采比他還要好,那反而不好。那樣孫宇最多就是一個憑借詩詞進身的幸臣,一旦打上這個標簽,就難有大作為了。
“倒也奇了,這離魂之症都能治好,看來那老道還是有些本事的。即是功臣之後,那就給蔭個官職,孤不能做那薄情寡義的事情。”既是功臣之後,又有自己親弟弟的推薦,那肯定得給個說法,既然有些本事,給個官職也無妨。
“皇兄何不見見此人再作決定。臣弟覺得不妨請幾位大臣,對他文武之道考校一二,這樣也明正言順一些。”李善長覺得,若是僅恩蔭一個閑散職位,並非自己所願。對於孫宇此人,無論文采,武藝還是人品,李善長都相當看好。當然想給他多爭取一下,若是起點好些,再加上自己的照拂,展露頭角就容易得多。李善長並無不臣之心,可若想辦點事情,沒幾個幫手可不行。特別是在朝堂之外,若是能有一支完全聽從於自己弟兄的勢力,就算有朝一日,山河不保,自己兄弟也能有條後路。
雖說已經跟北宋俯首稱臣,可北宋趙太祖雄才大略,斷不會容忍這天下四分五裂,起刀兵隻是時間的問題。狡兔尚且有三窟,自己弟兄也該早作準備才是。
李煜有些猶豫,此人不過年方十八,能有多大本事,自己興師動眾的考核,若有個差池,自己可是顏麵掃地。
“明日朝會之後,你帶他來後花園。”李煜思忖再三,還是決定給他一個機會,倒不是覺得此人真有什麼過人之處,而是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與自己最為親厚。難得如此舉薦一人,不好輕易回絕,免得傷了兄弟情分。
既然事情已是定下,兄弟二人自是閑聊一番,李善長雖然文采不如李煜,卻也頗為不錯,當下倒是樂在其中。
魯國公府,孫宇在書房中盯著江寧府地圖,腦中思考著惡狼幫的事情,總得把這個毒瘤給解決才是。
“公子,都搞定了,這是城西的布防圖,以及沿途巡邏的士兵人員安排以及大致時間。”全叔拿來一張大紙遞給孫宇。
“全叔辛苦了。”孫宇接過紙,細細揣摩。若想挑起惡狼幫的怒火,那就得給他一記狠的,讓他們被怒火衝昏了頭腦,那做事必然不管不顧,才有自己渾水摸魚把事鬧大的機會。這事做起來其實不難,難的是如何全身而退。
孫宇細細揣摩,比照地圖尋找漏洞,找一條安全的撤退路徑。整個江寧府看似戒備森嚴,可隻要用心去做,總能有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