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禎十七年,大順永昌元年,大清順治元年,順天府。
崇禎皇帝朱由檢已經兩天沒睡了,他每每閉上眼,腦海中就浮現出一個獨眼男子追殺自己的畫麵,即便那男子的麵容十分模糊,朱由檢還是知道那人是誰,那是李自成,在過去的幾年已經逐漸成為他心頭的夢魘,而現在就是夢魘徹底吞噬他的時候。
他最後一次走入了前殿,皇宮是宏偉壯麗的,這座始建於永樂十六年的宮闕群是大明無上國力與權威的象征,在它最繁華的時候,不知多少外邦使臣在此處跪伏,多少國敵在此處渴望求寬恕,然而現在,整個宮殿卻空無一人。大臣們已經準備好迎接他們的新皇帝了,對於他們而言,向朱由檢效忠與向李自成效忠並無本質區別。“真是個完美的墳墓啊。”朱由檢歎息道。不像他那位鑽進木工的兄弟一般,朱由檢知道局勢已經無可挽回,他前幾日送出去的皇子們大都離不開內城,南部的藩王們也不可能複興這個千瘡百孔的帝國,而他也將成為大明276年的最後一位皇帝,和夏桀,商紂一般被後人唾棄。
“陛下,闖賊已經逼近內城了,王公顯貴們不是閉門不出,就是準備開放城門迎反賊進京了。若是陛下準備撤退的話,恐怕...”王承恩打破了皇宮的寂靜。他是皇帝最忠誠的太監,最值得信賴的仆人,在現在這個時候,也隻有他還願意陪著皇帝了。
“承恩啊,我登基以來已有十七年了。這十七年來有幾天是平安無事的?我原以為朝堂的惡疾在魏忠賢,處死魏忠賢後關外的滿洲人又起來了,這滿洲還未平定,闖賊等叛軍又起,是否天要亡我大明?”朱由檢失神地望向窗外,那是順天府,他成長的地方。皇兄駕崩前將大明囑托給了他,而他如今卻隻能將這座古都交予李自成了。
崇禎皇帝朱由檢歎了口氣,然後走上煤山迎接自己的宿命。
李自成騎著一匹高頭白馬,環繞內城城牆巡視著他忠實的將士們。再過不久,明朝的兵部尚書張縉彥就會打開正陽門,迎接順天府以及紫禁城的新主人,也就是他李自成。他本來並沒有打算入京篡位,直到兩個月東征前,李自成仍然隻是想割據一方。但當他看到京城的時候,他就再也無法控製住自己內心對權力的渴望了。既然大明的開國皇帝可以是一個乞丐出身,他李自成又憑什麼不可以憑著自己兵強馬壯開辟屬於自己的皇朝呢?
“吾於崇禎二年起兵,轉戰中原各地,經曆大小戰事百餘場,擊潰敵軍不計其數,今日終成大業。我軍進城後,諸將士皆可得賞,凡歸降大順者,不論過往,皆可免罪;負隅頑抗者,大順必碾碎之!即日起,昭告天下!”李自成並沒有刻意提高自己的聲量,但他的號令卻響徹在整個京城中。這就是權力的力量,他還是一介小吏時,無論他再怎麼怒吼也無人回應。然而現在不同,他是闖王,他是義軍之首,有百萬將士聽他指揮。隻要他想,他隨時可以摧毀這座城市,就像曆史上發生的其他屠戮一樣。但他選擇將順天保留下來,如果他將這片大地焚為灰燼,那麼他就無人統治了,一個沒有臣民的皇帝根本就是個笑話。就在李自成思考占領順天後的戰略部署時,城門開了,張縉彥低垂著自己的頭顱,絲毫不敢直視馬匹上獨眼的王。
“我已按闖王所說打開城門迎義軍,不知闖王可否遵守承諾,繞我一家老小不死?”張縉彥盡可能地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冷靜,但說到最後一句時還是止不住地顫抖,這位曾經權傾天下的尚書大人,最終也還是難以在大軍麵前抑製自己的恐懼。
“你覺得你有本錢與我討價還價嗎,孫大人?”李自成特別加重了“大人”這兩個字的音量,“不過你確實獻城有功,之前與我相鬥也隻是各為其主罷了,我寬恕你過去犯下的罪行。現在,我希望你去起草大明最後一封詔書,告訴世人明帝昏庸無能以至於天命旁落,最終轉於我大順,而我李自成就是真命天子。等你完成後,我向你保證你仍然可以在我大順朝為官。”說罷,李自成下馬走入正陽門,下達了他入主順天後的第一道命令:“左右將士隨我入城,敢有傷人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