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再征倭國(2 / 2)

說罷,李悠讓盧象升給殿上群臣細細展示了對各個都護府的建設計劃以及九邊的改製策略,將所需的錢糧、士兵數量細細的羅列出來,最後一算,如果能大大減少九邊原來的開支,興建這些都護府的確不需要太多的銀子,起碼比他們預期的要少上不少,依靠大明現在的經濟條件,完全可以應付得來。

“此外,這些都護府也並非隻出不進,大草原上雖然不產糧食,但牛羊眾多,這些都護府都有貨棧可供大明的商人收購羊毛、牛皮等物,運往中原獲利,這些商人自然是要繳納賦稅的;西域各國對大明的絲綢布匹、瓷器等物也是趨之若鶩,同樣可以吸引無數商旅來往......”李悠又將這些都護府所能帶來的經濟利益給他們算了一遍,一開始的時候這些都護府或許還需要朝廷支援資金,但是過上幾年光靠從這些地方收取的賦稅,就足以供養這些軍隊了;當然收稅的事情還是會由朝廷的官員來辦,決不會將財權也交到這些都護府手裏;要不然,唐朝時期的藩鎮之禍就為期不遠了。

一條一條說出來,諸位大臣這才明白,別看眼下大明鋪開的場麵大,但實際上卻畫不了多少錢,而且現在的國庫也早已不上當初那副寒酸模樣,還有如今大明的官員也不敢像此前那些和關寧軍勾結的官員一樣索取無毒,這又節省了一大筆開支,所以依靠大明現在的實力完全可以支撐眼下的局麵,甚至還綽綽有餘。

既然如此,以孫承宗為首的朝臣們再也沒了反駁的借口,隻得心服口服的答應下來,到這時候李悠的理由還沒有說完呢,他在上個任務世界可是把倭國狠狠地敲詐了一遍,倭國有那些好東西可是瞞不過他,所以這次征討隻要能夠獲勝就絕不用擔心虧本,倭國的金銀絕對可以讓這些官員們感到滿意。

隨後李悠將陳光福召入京中,麵授機宜一番,然後讓他率領船隊從濟州島出發,直指倭國的政治中心江戶。

如今執掌倭國大權的乃是德川家康的孫子、二代將軍德川秀忠長子的德川家光,如今距離大阪夏之陣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了,德川幕府也延續了三十多年,就連幕府將軍也換了三個,倭國太平已久,那些經曆過關原合戰和大阪夏之陣的老將們也早已凋零的七七八八,所以突然聽到明國水師大軍來襲,從德川家光到他手下的臣子們都慌了神,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才好。

他們一邊派出使者匆忙趕到京城求情,一邊召集倭國現有的所有船隻,試圖將陳光福的大明水師攔在海上。

可李悠花了這麼大的力氣才說服群臣,又豈會因為幾名使者就放棄計劃?他甚至連這些使者見都沒有將,讓禮部的官員和他們磨時間,自己則等著陳光福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