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可惜他們的手段不僅沒有起到作用,還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他們將比預期更早承受李悠的雷霆之怒,而這則是他們萬萬承受不起的。
後半路那些嚇破了膽子的官員小吏為了躲避殺身之禍,官也不做了就掛印潛逃,很快這波風潮就傳到了京城之中,不少牽連此案的官員都做出了同樣的選擇,很多衙門之中前一天還看著好好地,第二天就有人消失不見。
隻是這樣的人終究是少數,而且大多是些底層的小官小吏,因為職位越高的人牽掛就越多,倉促之間哪能一走了之?而且他們那個不是家大業大,身後站著一個大家族,要是他們逃了,就該輪到他們的家族承擔皇帝的怒火了,而這對他們來說甚至是比殺頭還要難以接受的事情,更何況他們就算逃了又能逃到那裏去呢?在這些人的眼中大明毫無疑問乃是天下最為富庶的國度,他們是寧死也不肯去其他國家的。
而留在大明境內,失去了這身官服他們恐怕就要麵臨地方士紳官吏無盡的刁難,任由這些昔日遠比自己低賤的人折磨,誰能願意?至於說投奔親友,這些人難道敢收留自己?恐怕錦衣衛和東廠還巴不得他們這樣去做,好讓他們可以將這些人的親友也拖下水。
所以盡管已經出現有人逃亡的情況,李悠也沒有急著加快速度,因為他知道現在逃跑的都是一些小角色而已,真正的大人物根本不能、也不敢逃跑,所以他仍舊不緊不慢的沿路解決當地的犯官,慢悠悠的朝京城的方向行去。
他越是淡定,京中的那些大佬們越是不安,因為這意味著皇帝陛下對他們已然有了打算,而且這種打算是絕非輕易可更改的,甚至根本不擔心他們的反撲和抵抗,對將他們盡數拿下充滿了絕對的信心,這讓他們越來越惶恐。
可是他們又能怎麼辦呢?像應付前幾任那些皇帝一樣忽悠過去麼?這位顯然是不會被他們輕易敷衍過去的;兵行險著?如今京中的軍隊已經盡數被皇帝陛下掌控,他們根本插不進手去,至於自己府上的家丁,指望他們欺負下平民百姓還湊合,幹這種豁出命的事情去是想也不用想;至於暗算更不可靠,如今傅山就在陛下身邊,等閑的手段絕對瞞不過他的眼睛。
更然他們感到恐懼的是,這位皇帝陛下好像一點也不擔心將朝廷百官橫掃一空後如何繼續處理朝政的問題,這讓他們失去了最大的依托。
就這樣,在他們的忐忑不安中,李悠終於抵達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