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來遲了一步,被別人占據了所有帳篷的倒黴蛋,甚至急得在帳篷外邊哭號不已,一直到李悠再次調撥人手又騰出了幾座帳篷才算是將他們安撫下來。
祖大壽等人也是老奸巨猾之輩,他們在勾結那些朝廷大員的同時也留下了後手,送禮行賄的賬本、牽連此事的名冊、和那些朝廷大員來往的記錄無一不缺,甚至連這些人另外的不法之事他們也有記載,抄寫口供的文書這幾日幾乎要把手腕都累斷了才算是勉強將他們的供詞全部錄入完畢,記錄這些供詞的文書堆滿了好幾個帳篷。
等所有人招供完畢之後,李悠和盧象升等人略略的看了些供詞,頓覺怒不可遏,幾乎所有經手遼餉的朝廷大小官員乃至微末小吏都參與了此事,上到內閣的閣老、各部的尚書,中到運送遼餉途中的地方官,下到戶部的小吏、押送的士兵,無不把這些西北百姓的血汗錢當做了大發橫財的好機會,絞盡腦汁要從中分潤一些好處;要是將全部涉案人員按律處置,此案的規模絕不會在大明開國之初的胡惟庸案、空印案、藍玉案等大案之下。
“這還僅僅是撥付遼餉之中發生的事情啊,若是算上收繳遼餉過程中的勾當,恐怕該死的人就更多了。”李悠忍不住歎息道,這上麵所記載的東西若是讓任何人看到了,恐怕都不得不感慨,這大明要是不亡簡直是沒天理啊。
“陛下,此事牽連甚廣,若是全部處死恐傷天和啊。”就連一貫眼裏不揉沙子的盧象升看到這麼多人涉案,都感到不安了,若是全部按律處置,起碼要砍掉數萬顆腦袋,這放到哪朝哪代都是震動天下的事情。
“此事朕已有定算,若是光把他們殺了卻是太便宜了。”人口也是一種資源,如果白白將這些資源浪費,實在是太過可惜,他們應該有其他用處。
“收拾收拾,這兩日就準備走吧,盧將軍你將這些關寧軍帶回寧遠、錦州,重新篩選、嚴加訓練;朕率領其他人押送這些家夥還有這些證據去皮島走一趟,再從皮島回京。”關寧軍的問題解決了,東江鎮可還沒有,既然好不容易出京一趟,那就一次性解決了吧。
另外,要是讓別人押送祖大壽他們還有這些證據,李悠也不放心,必須親自帶在身邊,看守這些人證物證的也都換成了和大明官員沒有絲毫聯係的宋軍。
倆人分別之後,盧象升帶著數萬兵馬押送著關寧軍的精銳前往寧遠、錦州一帶,李悠帶著兩萬精銳向皮島開去,經過一番艱難的跋涉,他們終於來到了東江鎮的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