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相國大人。”許夫人和陳吊眼大喜過望,連忙拱手致謝,義軍之中缺少馬匹,每次在和蒙古騎兵作戰中都會吃虧,但如果有了這些火器,或許可以扭轉這一不利形勢。
“此物雖好,但也要士兵使用得法才行。”李悠勸道,明朝末期的大明軍隊之中同樣不缺少火器,但是他們卻被那些通古斯野人打得一敗再敗,由此可知打仗光靠武器可是不行的。
“還請相國大人放心,吾二人絕不會辜負此等神器。”許夫人和陳吊眼連忙保證。
“既如此,明日一戰你二人不要急著先出戰,留在後方看看鄭將軍是如何使用火器抵禦騎兵再說。”李悠做了決定,沒有什麼比戰場上的實際戰例更能讓人盡快熟悉新戰法的了。
許夫人聞言握緊了腰間的寶劍,不能率先衝陣殺敵雖然讓她覺得有些可惜,可是和目睹火銃的大規模用法來又算不得什麼了;她方才已經察覺火銃威力雖大,但發射緩慢,不知道鄭和會如此彌補這個缺陷。和陳吊眼交換了個眼神,看他似乎也是一般心思,於是二人猶豫片刻還是答應了下來,“謹遵相國大人之命,不過若是戰局有變,還請相國大人不要忘了我等手下的兵馬。”
“自當如此。”李悠點頭同意,正麵迎敵這些人或許占不到太大便宜,但是追擊敵人縱使沒問題的。
經過耐心地等待,唆都大軍終於抵達泉州城附近,然而讓他大為驚訝的是宋軍竟然沒有拒城而守,反而在城外排出大陣,似乎是打算與蒙古騎兵進行野戰。
“哈哈,這些南蠻子莫不是以為打敗了蒲壽庚就天下無敵了?”唆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他仿佛看到宋軍在自己麾下騎兵的追擊下狼奔逃竄的場景。
在他身旁,被蒲壽庚派去求援的孫勝夫滿心不甘的看著被宋軍所占據的泉州城,自己終究還是遲了一步啊,於是他趕緊跪地向唆都懇求道,“還請元帥為我家主人報仇雪恨。”
“本官方才接到朝廷南下尋覓宋軍的旨意,沒想到他們卻主動送上們來了,看來長生天都在保佑我取此大功啊!”此前那次和宋軍作戰對方不是一觸即潰?於是唆都也懶得琢磨宋軍陣型與此前的不同,指揮者手下的兵馬就向宋軍衝去。
眼看著大軍就要衝到陣前,鄭和不慌不忙地揮動令旗,戰場上頓時爆發出爆豆一般的聲響,白煙彌漫之中前排的明軍發射了第一輪彈丸,接著他們趕緊退後重新安裝子彈,第二排的士兵接著射擊,然後回到後方安裝子彈,等第三排的士兵發射完畢時,第一排的士兵早已重新安好子彈、做好了開槍的準備。
這才是鄭和的真正殺手鐧,傳自大明黔寧王沐英的三段射擊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