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遠行的人,是不快樂的人。
------嚴歌苓《少女小漁》
我想,我的人生突然轉折,我的性格突然大變,都源於和喬治在中國領了結婚證。
“你是為了錢嗎?不然為什麼嫁給一個老頭?”剛剛領取結婚證的那天,出於友情,我告訴了幾個熟人,於是接到好多這樣的電話,帶著火力衝進我的耳朵。
“喬治他比我大兩歲,而且他家境不好,他也沒錢......”對方一下沉默,無言以對,還想找些什麼理由批評我崇洋媚外的時候,我煩惱地掛了電話。
還能怎麼辦,隻能沒完沒了地解釋,突然心裏有炸藥被點著,幹嘛要解釋這麼多?到底為什麼,人人都以為老外必定是富有的老頭子?
對於老外,我們身邊的人們也不管到底有多少了解,就開始了種種猜想和嘲諷。
無論發達國家的經濟有多麼發達,文明有多麼先進,具體到每個大小城市,偏遠的郊區小鎮,每個人的境遇不同,家境條件不同,天賦和能力不同,對生活的努力程度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導致全世界到處都有貧富差距,美國也有貧民窟,落魄不堪的流浪漢,乞討者,入不敷出的老百姓,和苦苦掙紮的底層人民。隻要抽空看看歐美生活片,紀錄片,各種報道,就不難發現。
即使在北美,歐洲,很多的大學生都需要貸款交學費,勤工儉學,自己打工還貸款,不會拖累父母家人,除非家境確實優渥。相比之下,我們國家的多數家庭,都是父母節衣縮食,為了孩子上大學,讀碩士博士,一直給子女倒貼,等到孩子們畢業工作成家的時候,又要拿出幾乎所有的養老積蓄,為子女買車買房娶媳婦。
如此鮮明的對比,讓我感慨文化的差異和意識的區別。難道我們活著,心裏想的隻是錢的問題,沒有別的向往可以追求?難道在有了文化和學曆,也有了工作經驗的情況下,我們不可以白手起家,一起努力,過上簡單的生活,知足就好?
難道平凡而快樂的一生就不值得我們追求?
在此之前,我的生活已經一言難盡,處處都是淚。在此以後,我的生活突然變得不可言傳。我不介意滿足所有人的好奇心,也不在乎各種異樣的眼光和路人的辱罵,隻因為,我傻缺,想要獲得關注,或者想要裝個酷?
隻不過是活得太忘我,忙的焦頭爛額,顧此失彼,顧不上炫耀,顧不上經營一切,顧不上愛自己,甚至顧不上追求任何的夢想。
我其實什麼都顧不上。
嫁了一個長期在中國工作和生活的老外,一個願意為了我,放棄了之前在韓國首爾大學的高薪職位,甘願來到這個咱這個尚在發展中的國家,適應一切他並不怎麼喜歡的環境。
直到多年以後,我才能夠安靜下來,清醒地看到自己一路至今的前因後果,也試圖分析所有的經曆,那些岔路口的迷茫和無助。
如果當初選擇了不同的路,如今會有怎樣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