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民國初年,當時在福建東臨村有一位名為姬大山的年輕人,這姬大山祖上幾代人都是以打獵務農為生,家中日子過得甚是清苦。
到了他十九歲時,他家裏就唯獨他一人還活在世上了。
前些年,姬大山母親還在世的時候,當時患有重病,為了替母看病抓藥,姬大山便向村裏的劉財主借錢。
當初借錢的時候,劉財主還幾番刁難,最後姬大山把家裏的田產押寫在了契約上,並約定好每月還錢數額,這劉財主這才善心大發,借給了姬大山六塊大洋。
有錢看病抓藥後,姬大山的母親病情一度有所好轉,但隨後病情又急轉而下,終是藥石無用,最後撒手人寰。
姬大山在料理完母親的喪事後,家中之前所借的錢銀便所剩無幾了,此後他每日是早出晚歸,用日常上山打獵和務農所得的錢銀還債。
這前前後後兩年一起,精打細算下,已經還了足足有六塊大洋了。但在劉財主算來,還到他手上總共的錢銀,有一半是利息,實際上還差三塊大洋。
為此,姬大山背地裏也不知道罵了多少次這劉財主心黑。
這一年夏天的一個清晨,接連下了十幾天的大雨終於停了,姬大山這些日子坐吃山空,在烙了幾塊麵餅後,家裏的糧缸便空了。
眼瞅著距離劉財主上門要債的日子又近了,家中日後又無米下鍋,盡管這一日的天氣還有些陰沉,姬大山還是決定進山打獵,去碰碰運氣。
臨近中午的時分,姬大山已是到了距離村子十幾裏外的大山之中。
前些日子雨下個不停,山上的泥土變得鬆軟,使得姬大山的雙腳的鞋底沾滿了濕泥,這一路上給他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之前他看到一頭百來斤的野豬在山中覓食,正想舉槍打下,哪知腳下的山泥鬆軟之下讓他打了個滑,打了個空槍,把那野豬給驚走了。
在潮濕的樹林裏走了好些路,衣服都給延路的草木枝葉給沾濕透了。
這時天上又烏雲滾滾,雷聲陣陣,抬頭望了望天,姬大山知道這又要下雨了。
他心中大罵了聲倒黴,隨後便在山林中迅速行走,來到了往常一個躲雨的山洞中避雨。
同時他心中祈望這場雨能快些停下來,好能出去打些獵物換些錢銀和米糧。
剛進山洞不久,外麵的雨水便嘩嘩下了起來。
而姬大山所處的山洞,越往裏走,地勢越高,是個呈坡形的山洞,出口隻有一個,洞底距離洞頂最矮的地方也有兩米,最高處足有3米多,方圓有三十多方大。
山洞裏平日裏便留有不少幹枝柴火,渾身幾乎濕透的姬大山進洞後便生起了火,隨後便脫下身上濕透的衣衫掛在火邊烘幹。
山洞外頭,天色很快陰沉一片,如同入夜時分一般,白光閃過,雷聲轟鳴。
姬大山肚中空空,吃完隨身帶著的三塊麵餅之後,又拿起腰間那巴掌大的葫蘆,喝了幾大口冷水,肚中方有幾分飽腹感。
隨後他走近洞口,看了看外頭,嘴中叫罵了幾句這鬼天氣的氣話。
最後他又走回火堆,倚靠在石壁坐了下來,眼睛盯著火堆的火苗一時間失神起來。
火堆裏的柴火越來越小,期間姬大山又加了幾次柴火,直到他的衣服都烘幹穿上了,外頭的雨水還沒有停下來的跡象。
姬大山在火堆邊失神了好半天,他忽地起身伸了個懶腰,就在這此,忽然山洞裏傳來一陣地動山搖般的震動,並有無數細小的碎石從頭頂上掉了下來,隨著轟然一聲大響,四周又暗了一些,周圍變得異常的寂靜,唯有洞裏的火光還在跳動。
突如其來的變化,嚇得姬大山一時之時之間不知所措,隻是下意識地抱著蹲了下去,他隻覺得自己的心撲通撲通狂跳個不停,就是連呼吸聲都變得粗重起來。
震動過後,姬大山這才反應過來,借著洞裏的火光,他起身小心走近洞口,發現洞口已被帶水的泥石封死。
他心中一驚,想起了以往進山時的一些見聞,他恍然間醒悟,自己這是遇到山崩了。
以前姬大山的父親在世時,便跟姬大山提過,連續大雨之後的幾日,千萬不要進山,山中經多日雨水淋浸之後,極易發生崩塌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