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昆侖玉虛觀 九陽玉卦現(1 / 2)

昆侖山,又稱昆侖虛、萬山之祖。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脈之祖"。昆侖山高處終年雲霧繚繞,相傳有神仙居住修行。

在雲山霧海之中有一座玉虛峰,玉虛峰高處坐落一處玉虛宮,相傳是道教祖師玉清原始天尊的道場。詩人王心鑒有《昆侖行》一詩曰:白雲有意掩仙蹤,雪嶺未融亙古冰。身在塞外遠俗域,多少心霾已澄清。

玉虛宮三清殿供奉的是三清道祖,玉清元始天尊居中,左手上清靈寶天尊,右手太清太上老君,三座神像寶相叢生,距今已不知多少歲月。

當代觀主玉虛真人從幼時開始隨師傅太虛真人修道,修習三清道法,希望有一天能霞舉飛升,今已一百六十餘歲高齡,但如今靈氣日益匱乏,天材地寶更是不知所蹤,修為遲遲不能突破,霞舉飛升談何容易。好在玉虛真人心性豁達,也不執著於長生之念,隻想著能夠保證道統傳繼下去就好,其他的倒也不以為意。

這一天,玉虛真人突然心血來潮,要去世俗中遊曆一番,於是欣然下山,遊曆各地名山古刹、長江大川、各大都市、世俗鄉情。

這一日,玉虛真人來到伏羲道場卦台山,正在遊曆之間,突然感覺到伏羲大聖的神像前似乎有一物存在,玉虛真人好生驚訝,於是上前查看,隻見一具包裹著男嬰的繈褓出現在玉虛真人麵前,男嬰眼珠漆黑,靈性十足,不哭不鬧,有一種俯瞰蒼生的淡然,胸前掛著一方小小玉卦,晶瑩剔透,寶光流轉。

玉虛真人心下甚是喜愛,於是上前抱起,暗中推演了一番,發現此子合該與道有緣,玉虛宮傳人有望矣。真人擔心此子是不小心遺失,自己抱走豈不是斷了人倫之情,於是在伏羲大聖神像前靜坐了十日,每日裏以真氣為嬰兒洗滌身體、溫養靈竅。

卦台山每日遊人不絕,時常有人對著真人指指點點,議論紛紛,真人也不以為意。十日後,見實在是無人認領,於是抱著嬰兒離開卦台山回到玉虛宮。

自此每日裏為嬰兒洗滌身體、溫養靈竅,並為其取名呂尚,號清虛,以後可稱為清虛道人,待嬰兒長到五歲時,傳授其三清道法,說來也是奇怪,呂尚對三清諸般法術都不是很感興趣,隻喜歡推演、算卦、風水堪輿等諸般雜學,對世俗的學問也是很感興趣,性格也十分跳脫,完全不符合道家的清靜無為。

玉虛真人對此也無可奈何,隻得挑其喜歡的法術傾囊相授,但法術進境也是不快,反倒是在推演卜算方麵甚是有天賦,進展非常迅速,僅僅是三年不到的時間,已經找到兩處龍脈之眼。

真人也不止一次地懷疑:難道此子合該是伏羲大聖的傳人,自己隻是機緣巧合之下將其收為弟子,但事已至此,又能如何,隻得隨緣了。好在道門一脈相通,諸般法門被曆代祖師封印在三清殿前的玉鼎內,隻有三清嫡係傳人才能打開,倒也不怕失了道統,斷了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