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興四年(1 / 2)

漢建興四年,四月,甲辰日,皇帝山陵崩,國喪。

大行皇帝的梓宮停放在靈堂中央,四周是巨形橫幅,放眼望去,整個世界一片素白。

宮殿內外,頭戴孝布,身披絲麻的甲士肅立兩邊。

所有人都在哭泣,整個皇宮沉浸在悲痛之中,眼淚就滴答滴答地掉在地磚上。

劉永跪在大殿左側啜泣,淚滴撲剌剌落下,可他的心卻在顫抖,血液在噴張,思緒在飛揚!

沒想到……我還能活第二世!!!

這樣想著,劉永嘴角浮現一抹詭異的微笑,三個月前他靈魂穿越到這具軀體上,相比前一世的平凡落魄這一世他有一個尊貴非凡的身份——魯王,漢昭烈帝劉備次子,後主劉禪的弟弟。

更令人欣喜若狂的是,曆史長河在長兄劉禪這裏拐了道彎,原來曆史上劉禪一直做了四十二年的蜀漢皇帝,直到鄧艾兵臨成1都城下才舉國投降,可如今便宜兄長隻當了五年天子,死在了二十歲風華正茂的年紀,僅僅留下一個年僅三歲的皇子劉璿。

劉禪駕崩,皇位就空了出來,如此一來,擋在劉永與皇位之間的那道牆…………塌了!

故事講到這裏,有必要介紹一下劉備的世係:

劉備有子四人,假子劉封,建安二十五年關羽身死荊州,孟達反水帶領魏軍襲攻上庸,劉封逃回成1都僅以身免。在諸葛亮的勸說下,被劉備賜死。

長男禪,字公嗣,昭烈皇後甘氏所出,章武三年即皇帝位。嗯……現在已經掛了……

次男永,字公壽,庶出,章武元年封魯王,今時十五歲

三男理,字奉孝,庶出,章武元年封梁王,今時十歲

多事之秋,用命之際,國立長君。自己無疑是最好的新君人選。

不過,劉永也不敢保證自己的屁股一定會坐到皇帝的寶座上,他隻是一個無權無勢的年輕封王,除了擁有劉備政治遺產的天然繼承權外,其他像朝臣班底、聲望和軍隊影響力全部一無所有。所以左右新君人選的並非他自己,而是……那個……男人!

劉永緩緩抬起頭,將目光投向跪在大臣最前列的那個男人,他身披喪服,頭綁孝布,靜靜地跪在那裏,整個人紋絲不動。給人以一種極其特殊的氣質,仿佛他氣勢沉如山,如同遠古磐石般屹立不倒。

對於這個晃若星辰的男人,前世今生,劉永都耳熟能詳——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

可能是心有靈犀,也許是機緣巧合,劉永居然發現諸葛亮也抬眼望向自己,那是一雙平靜而深邃似海的雙眸,仿佛一眼便足以洞悉一切。劉永心裏一跳,趕緊挪開目光,那一刻,他真的覺得諸葛亮看穿了他的心底,窺透到他內心深處的欲望。

鼎鼎大名的諸葛丞相,會擁立自己為新君嗎…………劉永不得而知

丙巳日,葬大行皇帝於南陵,群臣頓首上諡號曰孝懷皇帝。

*************************

錦裏,顧名思義,錦繡般居住的地方。這裏有一座座高牆大院、烏門頭高聳的府邸,泰半的蜀漢公卿、勳貴以及兩千石大員就居住在這裏。而魯王、梁王的府邸也在這裏。

說來可笑,按漢製,皇子封王,王一郡之地,改郡為國,皇子年長即之國。可現在魯地在曹魏手中,梁地(荊北)是東吳國土,用敵國的土地冊封劉永、劉理兩兄弟,也算是開虛封的先河了。

魯王府,上書房

大喪之後,劉永便龜縮在王府之內,整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除了魯王太傅杜瓊授課之外,整天貓在書房內搗鼓自己的事情。他深知,能否位居九五是自己所不能掌控的事情,與其每日擔心祈禱,還不如淡然處之。是你的永遠是你的,不是你的你得到了也會失去。

左手承袖,右手持筆,劉永在一篇竹簡上筆走龍蛇。蔡侯紙雖然早被發明,但簡牘仍然大行其道,建安年間發明的左伯紙雖然紙質頗佳、色澤光亮,也並未流傳開來。

這個時代通行的字體是隸書,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而劉永寫在竹簡上的字卻呈現形體方正,筆畫平直的特點,它們比起隸書來更像一個個方塊字。這正是隸書的下一個衍進方向,後世通行的手寫正體字——楷書!

忽倏間,房間外傳來急促的“咚咚”腳步聲,房門被拉開,一位英武不凡的少年去履步入房中,人未走到劉永身前,聲音已經傳來:“殿下,我打探到一些消息。”

劉永轉頭看向他,並做了個噤聲的手勢。來人叫杜禎,是魯王太傅杜瓊的少子,和自己相交莫逆,可謂死黨心腹矣。今年虛歲十八歲,比劉永長三歲,可遇事沉穩就差了劉永不隻半截,整日一副嬉皮笑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