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小國小兵(2 / 2)

甌國軍隊理所當然的,防禦在前,衝鋒在前,危險麵前一定在前。

唐景詛咒著該死的戰爭,惡毒的腹誹著秦幽兩國的君王。

這個十四歲的農家少年,世代就居住在散水關不遠處的小山村裏,以打獵為生。

大戰一起,王上抓夫抓丁,看起來還算壯實的少年獵戶理所當然的被強征入伍,成為甌軍的一名弓箭手。

而他可憐的爹爹,被編入了長矛手,在第一場戰鬥中,就被幽軍的騎兵砍飛了腦袋。

戰亂之時,人命賤如草。

偷偷的哭完,擦幹了眼淚繼續拿起弓箭戰鬥。

數日之後,有噩耗再次傳來,幽軍的騎兵襲擊了自己的家,那個村子的村民被屠戮一空,無人生還,他的娘親與姐姐自然沒有幸免,在死前還受到了淩辱。

唐景這次卻沒有流淚,在沉默了很久之後,向上司請求調去做了刀牌手,每戰都衝在最前麵。

本以為自己很快便會迎來死亡,一家團聚。

然而命運就是這麼搞笑,幾戰過後,他因為勇猛作戰,因功提升,重返弓箭營做了一名百人將。

當然,不到五天,他帶的這個百人隊,也隻剩下了二十三個人。

這隻是戰爭的開始,參加的都還是秦幽兩國藩屬國與仆從國的軍隊。

秦幽兩國的統帥自然不會在乎這些依附小國的生死與存亡,所以這開始的戰鬥反而更加慘烈,傷亡更重。

幸運的是,在某一日的戰鬥中,唐景被一支流矢射中了左臂,傷到了骨頭,從而退出了前線,脫離了戰場。

十三貫銅錢,甌國的軍隊便打發了他,念著他有些戰功,弓箭與鐵刀破例允許他帶走防身。

能保住性命,還能有機會給家人報仇,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唐景並沒有表示半分不滿,離開了散水關,回到了生他養他的小山村。

山村早已被一把火燒得幹幹淨淨,隱約能看見一點有人生活過的痕跡。

位於深山邊緣,屍體早已被野獸掏食一空,隻有不經意便闖進眼中的骨骸四處散落。

麻木的唐景挖了一個大坑,將能找到的屍骨收攏起來,埋在了一起,重重的磕了三個響頭後,頭也不回的離開了這裏。

在一處山洞中休養了大半個月後,手上的傷已無大礙,隻是仍然不能用力。

唐景背起弓箭與鐵刀,翻山越嶺,潛入了幽國。

做為生活在兩國邊境附近的山民,靠山吃山的他們,越界是常有的,自然對鄰國這一帶的地形也很熟悉。

按照記憶中的印象,唐景悄悄接近了幽國的一個村莊。

戰爭起時,村莊的壯年男丁早已被征發從軍,隻留下了一村的老幼婦孺,並沒有什麼防備。

唐景找了一個隱蔽的地方坐了下來,耐心等待。

他的目標自然不是村子裏的那些老幼婦孺,他下不了那手。

戰爭已經打了這麼久,肯定有開小差或耐不住的散兵遊騎到附近村莊覓食與發泄。

他的目標,便是這些人。